“一站式”调解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筑起权益“防护网”——嘉定区总工会创新实践化解劳动纠纷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 发布时间:2025-11-25 13:58

摘要: 这一协同行动,是嘉定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系统性应对新就业形态领域治理难题的缩影。

近日,“暖新亭”驿站暨“嘉民兰馨”新业态劳动者维权服务站、“疁光检影”法治宣传站以及嘉定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站在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揭牌。这一协同行动,是嘉定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系统性应对新就业形态领域治理难题的缩影。


随着快递、外卖、货运等行业规模扩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劳动关系模糊、工资拖欠、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如何为他们撑起“保护伞”?嘉定区总工会交出了一份以“一站式调解”为核心的答卷。


织密网络、多元共治:

精心布局和建设调解站点


“矛盾化解在基层,关键在于让劳动者找得到门、见得到人。”嘉定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已依托各街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职工法律援助调解工作站、“工会驿站”等现有服务场所,精心规划调解工作站的布局与建设。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建设仲裁巡回庭,力求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建成12个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点,并嵌入仲裁巡回庭,形成“一体化”维权平台。在安亭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区,巡回仲裁庭更是实现“矛盾不出企业、纠纷不出园区”,让劳动者维权少跑腿、快解决。


单打独斗难解千头万绪。因此,嘉定区总工会坚持系统推进、多点发力,积极健全联动机制。先后,区总工会推动检察机关、法院、人社、司法等部门协同发力:与区检察院建立职工权益保障协同机制,通过“一函两书”监督企业用工;联合多部门开展风险排查,将“事后调处”变为“事前预防”。在某家物流园纠纷中,工会联合司法、人社等部门共同约谈企业,厘清经营状况,仅一周后,在马陆镇总工会的一站式调解工作站内,一场多方协调会便促成了企业支付90万元欠款。“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回血汗钱!”货车司机王师傅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


精准服务、价值彰显:

法律赋能传递“工会温度”


“不仅要帮他们讨薪,还要帮他们成长。”嘉定区总工会以需求为导向,在调解站叠加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并嵌入“工会智能法律服务系统”,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一名外卖员在调解站参加“典亮‘新’生活”普法活动后感叹:“学了法律知识,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截至目前,嘉定区通过“一站式”调解机制服务近万名新业态劳动者,劳动法律监督覆盖企业超千家。马陆镇案例中,工会一方面安抚司机情绪,避免矛盾升级;另一方面对接企业厘清责任,展现“娘家人”的担当。这种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调解,让劳动者真正感受到“权益有保障、困难有人帮”。


嘉定区的探索证明,化解新业态劳动纠纷需打通三关:制度关,通过顶层设计筑牢根基;协同关,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服务关,以精准供给满足多元需求。


嘉定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新业态经济持续发展,调解工作站还需进一步探索线上调解、跨区域协作等模式,让“枫桥经验”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


正如一位在调解站成功维权的快递员所说:“这里不只是解决纠纷的地方,更是让我们感到安心的港湾。”——而这,正是工会维权工作最温暖的注脚。

责任编辑:李轶捷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工会“法律体检”为企业精准开方,...

设13个区镇两级服务窗口,嘉定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