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天地始冻、万物收藏,关于立冬的这些你知道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杨佳滢 发布时间:2023-11-08 22:40

摘要: 今天,我们迎来了立冬节气,在这一天地始冻、万物收藏的节气里,有哪些习俗需要遵循?大家可以做些什么呢?

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度,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立冬时的物候现象总结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立冬后黄河、淮海一带的气温变低,水面上开始结冰;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开始变得寒冷,地面上出现冻土现象;野鸡一类的鸟类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线条、颜色相似的大蛤。


中国传统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并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立冬的到来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而根据现在使用的气温法划分季节来看,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下才是进入冬天的标志,因此,对于身处上海的大家而言,气象意义上入冬仍需一段时间。


气温骤降注意保暖


虽然冬天尚远,但近日上海受冷空气和辐射降温双重影响,天气体感直接从夏季切换到了深秋。冷空气影响过后,今明两日的气温升至本周最高,预计在22摄氏度左右。但这只是暂时的,之后由于再次受到冷空气影响,气温又将回落,大家需及时调整着装、做好保暖。另外,气温骤降容易引发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肠胃疾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指标。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会增加,易引发胃肠痉挛,而在饮食上,肠胃较弱的大家需管住嘴,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时令进补可选鸭肉


立冬,有着“北吃饺子南吃鸭”的习俗。吃饺子,被寄予美好的寓意,从外形上看,饺子犹如耳朵一样,因此也被称为“娇耳”,人们认为吃了它,到了冬天耳朵就能不受冻,一句“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吃饺子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而鸭肉则是此时上海人餐桌上的佳品。鸭子的本帮做法有很多种,八宝鸭、香酥鸭、酱鸭、扁尖火腿老鸭汤、萝卜老鸭煲……其中一道八宝鸭还入选了上海十大经典名菜,在许多“老上海”心目中,上海老饭店、绿波廊等老字号的八宝鸭可谓一绝。


中医认为鸭是滋补上品,秋季是鸭子最肥美的季节,更重要的是,鸭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宜于滋阴养津以防秋燥。


鸭子堪称“浑身是宝”,无论怎么吃,都有不错的食补价值。不仅鸭肉营养丰富,鸭汤还有抗疲劳的作用,鸭油的胆固醇相对其他动物油含量更低。鸭血还具有补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立冬养生讲究“三藏”


立冬养生则主打一个“藏”字,藏阳、藏精、藏神。


《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冬季是需要睡眠的季节。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因此,冬季也是养精蓄锐的季节。从立冬开始,大家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早睡晚起,并且在白天里多晒太阳,增长阳气。



立冬以后,气温逐渐下降,在中医看来,此时人体血流速度会减慢,如果再因思虑或者运动耗费大量心神,就会导致气血供应不足问题的出现。因此建议多听温和的音乐放松心神,适当运动,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让精神处于安宁状态。


责任编辑:杨佳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二十四节气】又到秋色最深处,关...

【二十四节气】候鸟迁徙、秋茶上市...

二十四节气|桂花伴秋色,又到丰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