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孤残儿童亲爱的“院长妈妈” ——记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儿童福利院院长蔡璇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琳 发布时间:2020-12-14 13:30

摘要: 蔡璇璇不断鼓励团队换位思考,让儿福院的每一项工作都紧紧围绕孤残儿童的实际需要展开。

她是上海民政系统年轻干部中的突出典范,是孤残儿童心中亲爱的“院长妈妈”。在多年扎根儿童福利事业最前线的磨砺积累中,她把青春岁月融为满腔热忱和全部心力,以大爱情怀、大德智慧,为最特殊的孩子献上了最特别的爱。她就是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社福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儿福院”)院长、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蔡璇璇。

扎根儿福院,一切为了孩子

2000年7月,22岁的蔡璇璇大学毕业后通过社会公开招聘进入上海民政系统。2009年,组织上调她到社福中心社会服务科从事儿童福利工作,这让她站在了更高的层面上,对做好新时期孤残儿童养育工作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2014年9月,她调任儿福院常务副院长,次年即任院长,同时兼任社福中心副主任。当时,儿福院内有1800多名孤残儿童,其中90%以上为中、重度残疾。深感责任重大的蔡璇璇以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坚持“进入21世纪的上海孤残儿童福利工作应进一步跟上时代的脚步”,将组织上赋予的使命落实在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

为此,蔡璇璇通过招聘专业人才、鼓励员工学习专业知识,倾力打造了一支集医护、教育、康复、社工等多专业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保障孤残儿童的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经过蔡璇璇他们的努力,如今,儿福院的工作实现了从 “传统养人”到 “现代育人”的质的飞跃。蔡璇璇本人获得了2015-2017年度上海市民政局先进工作者、2017年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等殊荣。在她的带领下,儿福院先后获得全国级荣誉5项、市级荣誉19项、局级荣誉31项,培养了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以及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三八红旗手等多名先进人物。

务实创新,创建“多维特色”

“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如果问题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我们会怎么办?”蔡璇璇不断鼓励团队换位思考,让儿福院的每一项工作都紧紧围绕孤残儿童的实际需要展开。

她曾研读数十本营养书籍、请教专业营养搭配师,上百次地亲自参与调配鼻饲营养流质食物的荤素搭配,定期观察使用不同鼻饲营养物质后孩子的体重以及血色素等指标,不辞辛劳,终于制定出了最适合院内鼻饲儿童的营养食物配方。

不仅如此,蔡璇璇还带领团队连续奋战,自行设计培训课程、自主研发编写培训教材,将康复和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渗入了“全人教育”体系中。儿福院引进国际先进的自闭症课程,改进感统训练设备,开设沙盘游戏治疗,引入“自然疗法”等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着力挖掘孤残儿童的潜能,把脑瘫、听障和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她亲自参与设计改造水疗室,突破摆放步态训练机的传统思路,创新规划大小水疗池,并安装移动吊轨,大大方便了脑瘫儿童移入池中训练。许多兄弟省市儿童福利机构纷纷来沪观摩借鉴。为了让孩子感知亲近大自然,她将中信银行的志愿者请进院内开设了“开心农场”,和志愿者一起种植玉米、草莓。

在她的带领下,儿福院初步形成了以孤残儿童生活照料、医疗救治、康复教育为支撑的多维度服务和发展体系。

精准评估,锻造“上海模式”

与此同时,蔡璇璇还牵头制定了孤残儿童收领养、家庭寄养、成年后社会安置多元并举的“上海模式”评估体系。该体系的特色在于精准评估,根据每一名儿童的评估情况,制定符合其成长需求的养育和安置模式。

他们将体系作为课题予以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丰硕成果。儿福院“成年孤儿安置评估体系”荣获2017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为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市儿童福利院集中养育成年孤儿回归社会安置工作实施意见》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

儿福院每年有20多名成年孤儿踏入社会。蔡璇璇也十分牵挂这些离院后独立生活的孤儿,她制度性地安排社工经常关心孩子们踏入社会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每年农历新年,他们还会被“请回家”,在儿福院中围坐一起吃团圆饭。过去的四年,“回家”的孩子已从最初的十几名增加到一百五十多名。他们中间有的成为国家公务员 ,有的是单位骨干,有的已为人父母。看到这些孩子成家立业,蔡璇璇心里无比欣慰。

胸怀大爱,创新探索与时俱进

多年来,儿福院的公益服务、公益活动,多以“抱抱孤儿”的亲情陪伴为主。蔡璇璇在此基础上努力进行开拓延伸,针对儿童烘焙厨房功能滞后、阅览室使用多年、儿童餐厅陈旧等短板,积极探索“慈善公益项目认领”,通过找寻社会公益资源,引入多家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中信银行开心农场”、“上海金茂儿童餐厅”、“阿彦和他的朋友们烘焙厨房”等冠名公益项目纷纷在儿福院落地,精准对接了院内的需求。同时,蔡璇璇团队在民政系统内率先创立“七彩儿福”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儿福动态、展示服务成效,激励志愿队伍。目前这一平台已经成为民政系统创新志愿服务工作的新高地。

通过不断践行社会责任,传播文明新风尚,儿福院成为上海首批公益基地,并荣获2016-2017年度上海市十大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称号。

除了担任儿福院院长,蔡璇璇还兼任社福中心副主任,负责带领团队落实本市困境儿童以及散居孤儿的各项保障工作。在市民政局领导下,蔡璇璇团队反复研究推敲困境儿童政策,指导全市各区完成1100余名留守儿童、5700余名困境儿童的调查摸底,为230余名困境儿童和100余名散居孤儿发放生活费。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步形成流程制度,他们顺利完成了4例困境儿童的监护权剥夺案例,让他们进入了儿福院生活,为这些孩子原本暗淡的生活带去了希望和曙光。

这些年来,蔡璇璇以院为家,几乎每个除夕夜都陪伴在孤残儿童身边。大年初一她自掏腰包给孩子们送去“压岁钱”。2016年6月,她爱人生病住院,女儿要参加升学考试,但适逢备战民政部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她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坚守岗位,和员工一起积极备战。最终,上海参赛队获得了“个人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的佳绩。

蔡璇璇以坚守儿童为本的初心和着力探索创新的决心,将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推上全新的台阶,也让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在全国儿童福利机构中持续保持示范和引领作用。她用行动践行并诠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誓言。

责任编辑:王枫,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为孤弃儿童健康护航,...

她是孤残儿童亲爱的“院长妈妈” ...

用“创新”金钥匙服务好实体经济—...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