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 | 三联公司眼镜割边车间主任叶菁:异形眼镜定配的“绣花功夫”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1-02-28 12:22

摘要: 眼镜制造工艺复杂,环环相扣互相影响,直至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仍不能像其他许多产品那样完全流水线和工业化。

眼镜制造工艺复杂,环环相扣互相影响,直至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仍不能像其他许多产品那样完全流水线和工业化。特别是异形眼镜的制作,需要定配技师既用得了高端数控机床,又使得了传统手工工具。三联公司眼镜割边车间主任叶菁正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异形眼镜定配专家。

配别人配不了的眼镜


一个工作日的下午,记者来到了三联公司的眼镜割边车间,通亮的车间里20余台数控机床沙沙作响,一副副镜片经由精密的机床打磨,被定配师们严丝合缝地装入镜框。这是叶菁最熟悉的地方,1997年进入公司,她在这里工作了23年。从一名前台工作人员做起,逐渐成长为顶级的眼镜定配专家。


“没有叶菁配不上的镜片。” 在三联,叶菁的定配技术是有口皆碑的。其中,融传统手工技术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异形眼镜,叶菁更是一把好手。班组流传着不少叶菁为各种“稀奇古怪”的眼镜配镜片的故事——2019年夏天,一位50多岁的老阿姨拿着一副太阳眼镜来到店里,要求更换近视镜片。这是一副特殊设计的太阳镜,并无传统眼镜的螺丝卡口,镜片直接连接着镜腿。


“碰到这样的异形眼镜,店员一般都会打电话到我们车间,先确定是不是能操作。”叶菁回忆,当时这个老阿姨挺着急的,说是已经跑了上海大半的眼镜店,没有一家店肯接,“不过我也有个特点,越是碰到高难度的眼镜越兴奋,于是就接下了这个单子。”事实证明,这个活也确实不好干,为了给这个特殊的眼镜换上近视镜片,叶菁忙碌了整整几天,以纯手工在镜片上打空开槽,终于让顾客拿到了满意的新眼镜。


倾注心血的配镜“宝典”


近年来,个性化定制成为重要的消费趋势,眼镜行业也是如此。对于顾客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异形眼镜定配需求,三联公司专门采购了两台国际高端数控机床。而为完全掌握新型机床的使用诀窍,叶菁带领班组连续攻关了近两年。


“一方面,这两台机床的操作系统是全外文的,还都是不常用的专业名词;一方面,新型机器尤其强调人机互动,需要先通过CAD绘图再通过不同铣刀的搭配完成镜片的精细切削。” 叶菁向记者展示了一本“其貌不扬”的小小笔记本,以手写详细记录了该机床的技能特性、操作方法,及4把铣刀20余种搭配所能切割出的镜片效果。班组的同事们称它是“宝典”,新人上机必选“拜读”,为班组工艺提升奠定了实打实的基础。


眼镜加工看似拼拼装装很简单,但却是融技术与艺术于一炉的绣花功夫,特别是异形眼镜。叶菁经手的眼镜五花八门,目前班组每月都能完成30多副异形镜架的加工任务,包括有近视度数的太阳眼镜、射击专用瞄准镜、时尚T台走秀镜、眼疾患者的矫正镜。就拿滑雪专业防护镜片来讲,要沿着人体的鼻梁和眼角结构加工出不规则的S形波浪线条,然后分毫不差地卡进镜架,这一前所未遇的工艺也被他们攻克了。


永葆挑战不可能的热情


采访中,记者得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信息。如今在业内颇有名气的眼镜定配专家叶菁,并不是科班出身。叶菁告诉记者,入行前自己学习的专业是会计。唯一有联系的是,她从小就十分喜欢做手工,小饰品、小物件,但凡能上手自制的,叶菁总想去试一试。


车间角落里的一个操作台上,有一台小型的雕刻机。叶菁颇风趣地向记者介绍,这是车间里的一个“老古董”了,早年的老师傅从公司附近的五金店“淘”了回来。后来看了一些电视节目,才知道这个东西应该是雕玉器用的。“很多人问我们,究竟定配镜片有什么绝活?我觉得挺难回答的,从当年带我的三联老师傅那里,我学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的工作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永远保持着挑战不可能的热情和勇气。国家标准要求配镜的误差标准是正负12,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误差要少于8以内。”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从业24年以来,叶菁始终喜欢摆弄手里的眼镜,点点滴滴的设计灵感,催生了日臻完美的工艺。2020年,叶菁获评上海市劳动模范,其班组成员传承三联眼镜加工核心技术,不仅都拥有了高级技术等级证书,而且在上海市举办的行业大比武中屡屡夺冠。


责任编辑:李成溪,裴龙翔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楷模丨张国樑:心系民生,情“迁”...

绝活 | 三联公司眼镜割边车间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