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中的坚守丨物业应急维修一线工人:高空“烤”验,汗水泥水浸透衣衫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枫,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1-07-14 18:47

摘要: 36度的高温天,太阳在他的头顶炙烤,汗水混着泥水浸透了他的工作服。

悬在半空,背后拴着安全绳,夏雪平小心翼翼地攀爬到脚手架的下一层平台上,左手抓牢,两脚踩稳,他右手开始挥舞滚筒刷修补墙面。36度的高温天,太阳在他的头顶炙烤,汗水混着泥水浸透了他的工作服。


     

坚守岗位战高温,钢管烫手不敢抓


八点开工,按照今天的工作任务派单,夏雪平修补完一处墙面,收尾一座阳台的防水工作。九点三刻,他和搭档张伟中便赶到了第三处报修点,胶州路的一座7楼公房。


“上海前段时间是黄梅天,接到好多居民报修墙壁的,有的漏水,还有发霉裂开的。”上海静安置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归文钊介绍,每逢夏季,除了水电抢修、沟路清理的大量报修外,外墙脱落、墙面渗水修补的报修单也不在少数。


“昨天38度高温,他们在新闸路一个新式里弄里给二楼阳台补水泥,补好下来工人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归经理面对高温天也是深有感触,“今天温度比昨天稍微降了点,但是这里要从7楼开始补墙面,到4楼才能补完,楼高温度也高。”


夏雪平是静安置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一线工人,自1983年来到上海后,他已在泥瓦匠的岗位上坚守了18年,从事墙面修补、下水道疏通等应急维修工作。尽管在这行工作多年,但在连日高温下作业,他仍是加倍小心。


日头不断上升,一抬头,强烈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夏雪平将油漆桶通过连接绳慢慢放到下一层平台上,解开安全绳索,沿着脚手架的钢管慢慢向下爬,每一步,夏雪平都走得如履薄冰,此时的他距离地面近20米,汗水从安全帽两边缓缓流下,迈到平台上,他立刻将安全绳捆绑好,准备继续作业。高空作业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个人对高温的耐受力,脚手架上没有一丝遮挡、一点阴凉,“有的时候钢管烫得我都不敢抓,太阳一晒,温度要到六七十度。”由于需要修补的墙体面积不小,夏雪平还需要在脚手架上挪动自己的身体,方便顾及墙面的每一处边角。


地面上,搭档张伟中也一丝不敢懈怠,一边提醒过往行人注意脚手架,维护道路安全,一边不时抬头关注着夏雪平作业状况,为其安全保驾护航,每次抬头都会直面火辣辣的阳光,张伟中不得不眯起眼睛观察,“三楼玻璃脏了!”他提示已经快要收工的夏雪平,补墙面的一些水泥滴落到了三楼居民的玻璃阳台顶上,居民也闻声赶来,从窗户里递给夏雪平水桶和毛巾。


十点半,夏雪平重新踏回马路,他的心也终于落了地,摘下安全帽,稀薄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打湿,脸晒得通红,脱下长袖的工作服外套透透气,整件衣服早已湿透,汗水和清理玻璃的泥水混在一起,手肘处一道肤色黑白分割线,清晰可见。


应急抢修72小时,一天奔赴7个报修点


为加快作业效率,一场抢修期间夏雪平通常不喝水、不休息,落地后他从裤兜里拿出三楼居民为感谢他赠送的矿泉水,一饮而尽。“一般八点上班,五点下班,如果有紧急的抢修,那时间就不好说了,之前刮台风,有的居民家里水漫金山,我们晚上也要马上过去的。”相较于水电抢修要求的“2小时到场”,墙面修补的工作相对不是那么紧急,但通常也需要在72个小时内完成。


“上班一天跑的路很多”,电瓶车是夏雪平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静安区,上海静安置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需负责多个街道的房屋修缮、水电安装维修等业务,负责辖区范围内既有新式里弄、又有老旧公房,仅康定物业一个月就会接到4500多张报修单,一天内奔赴7、8个报修点已成为了工人们的常态。


即使高温难耐、工作辛苦,夏雪平也没有想过糊弄或是放弃,“我们工作基本上不停的,没办法停。”这位从他乡来上海打工的普通人说不出宏伟的志向,但他始终坚持,活儿一定要干好,保证质量,对自己、对居民都是一种交代。


结束了胶州路的墙面修补工作后,夏雪平和张伟中急急匆匆地收拾好工作装备,骑上电瓶车,准备前往下一处报修点。“现在十点钟,估计做完下一单十一点,我们就准备回公司吃饭午休了。”


据悉,面对酷暑高温,上海静安置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要求一线职工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不得作业,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增加职工的休息时间,保护职工的安全。


同时,公司工会也及时地送上了夏季关怀,进行高温慰问,并向所有一线职工发放了饮料、防暑降温用品等。



摄 影:梁嘉蕾
责任编辑:李轶捷,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热浪中的坚守丨物业应急维修一线工...

皮肤晒黑了心贴得更近了!本报记者...

战高温丨烈日下,他们登上30米高...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