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讲党史|“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黄宝妹:劳动最光荣,也最幸福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整理 发布时间:2021-12-06 09:45

摘要: 我要用活到老学到老、劳动到老的精神继续奋进在“中国梦”的追梦大道上!

【人物简介】

黄宝妹,女,1931年12月出生,上海浦东高桥人,中共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原国棉十七厂挡车工,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曾当选上海市第一至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先后9次荣获上海市、纺织工业部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8年,著名导演谢晋根据她的事迹拍摄了《黄宝妹》同名电影,主人翁由其本人扮演。2019年11月2日,黄宝妹受到了来沪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


苦难的童年


我1931年12月26日出生于上海浦东高桥镇麦家宅,家里很穷,靠父亲批发豆腐后挑出去叫卖,赚几个铜钿养家糊口。父母一共生了我们兄弟姊妹9人,但是因为穷,不是饿死,就是病死,最后活下来的就剩我和妹妹、弟弟3个人。为了分担家里生计,我11岁时就会做家务,干农活。13岁那年,有个与我差不多大的邻居小姑娘对我讲:“日本人在杨树浦有一家纱厂要招工,侬想去吗?”我一听,到日本人开的厂里做生活,心里有些害怕,但想到这样可以赚钱贴补家里,就答应去试试。我虚报年龄14岁,结果被录取了。


不过,我不曾想到这下掉进了暗无天日的生活里。我们是6进6出,12 小时工作制,两班倒,过着“日不见天,夜不见地”的童工生活。我家在浦东,离厂远,做日班,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我被分到了细纱车间,每天就是穿车弄堂,接断头,换粗纱。管我们的“拿摩温”(工头)很凶,她规定我们“做生活三不准”:不准讲话、不准跑开、不准偷懒。有一次,我偶然一个断头没有接上,“拿摩温”撩起一只纱简管劈头盖脸打过来,头上马上起了一个大包,我疼得直叫。“拿摩温”认为我违反了她规定的“骂不还口,打不出声”的禁令,于是罚我去挡“老爷车”。所谓“老爷车”就是陈旧破烂车,不是锭子弯就是钢丝圈锈,纱管上去,断头多得要命,弄得你手忙脚乱,一天下来,疲惫不堪。现实逼得我在“老爷车”上练身手,苦练技术,我还虚心向老师傅讨教,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熟练地掌握了细纱挡车工的技术,别人挡车一般挡270锭,我能挡400锭。


翻身当主人


盼星星,盼月亮,1949年5月27日,我们盼来了上海解放,当时我还手拿小红旗上街欢迎呢。不久,厂里宣布废除“拿摩温”和进出厂门抄身制度,厂里干部待工人如兄弟姐妹,再不是旧社会里视工人为牛马,只能没日没夜地做生活。厂里为工人办夜校,教文化,教技术,为工人办好事,办实事。我逐渐有了翻身当主人的感觉,在生产中有了积极性和责任感。当时全国纺织行业正在大力发展生产,推广“郝建秀工作法”,号召纺织工人多纺纱,纺好纱。我积极响应号召,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很快成了厂里的生产能手,全细纱车间中,我的皮辊花(白花)出得最少,我纺的二十三支纱,皮辊花只有0.3%,达到了郝建秀的同等水平。在劳动中,我还注意总结经验,革新操作法,摸索出了“单线巡回、双面照顾”细纱挡车巡回路线和“逐锭检修法”,提高了产量,保证了质量。后来在全厂推广了,每个人从看400锭扩大到800锭,节约了车间三分之一的人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工厂顺利地从开两班改为开三班,8小时工作制,机器24小时运转,这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952 年5月4日青年节,我光荣地加入青年团,同年11月我又光荣地加入共产党。1953年,我被评为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以后我又连续被推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1960-1963 年,我被保送到华东纺织工学院深造,从一个旧社会目不识丁的童工,到新社会党和人民培养我成为大学生、全国劳模,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


幸福的时刻


侬问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那当然是先后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多次受到周恩来总理、宋庆龄副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是我这一生最难忘的经历,也是一生最幸福的时刻。我只是个普通的纺织女工,我做梦都没想到会与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握手见面。


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55年9月。那年我24岁,被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那天开会的时间到了,只见主席台中央出现了一位身材魁梧、容光焕发的伟人,啊,毛主席!刹那间,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当毛主席向大家频频挥手时,我幸福的泪水早已夺眶而出。


我一生曾8次见到毛主席,印象最深、受教育最大的是我坐在毛主席身边的那一次。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56年初冬,毛主席来上海视察,邀请上海各界代表在中苏友好大厦(现在的上海展览中心)欢聚和座谈,我也荣幸地在受邀之列。那天我刚上完夜班,在家休息,厂工会来人通知我,说有重要会议要我参加。我也顾不上吃饭,就急忙乘公共汽车赶去,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刘述周已在门口等候,他将我引入友谊会场,只见毛主席、陈毅市长踩着大红地毯站在那里,我感觉像做梦一样,毛主席微笑着与我握手。陈毅市长风趣地向毛主席介绍:“这是上海的劳动英雄黄宝妹。”毛主席见我很拘谨,微笑着对我说:“坐,坐!坐!”于是我就在紧靠着毛主席身边的一张圆台旁坐下。毛主席问我:“你做什么工作?”我回答:“我是纺织工人。”毛主席接着说:“纺织工人很光荣!让全国人民有衣穿,责任很重大。”一席话,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从那一天起,毛主席的这句“让全国人民有衣穿,责任很重大”一直激励着我多纺纱,纺好纱!


我拍过电影


我拍电影讲起来还蛮有意思的。那是上世纪50年代,周总理来上海视察工作时指示说:上海劳动模范很多,电影系统应该拍一部反映劳模题材的电影,以真人真事纪录片的形式,来表现我们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


上海市委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将我的经历搬上银幕,著名导演谢晋决定让我自己当主角。电影里除了扮演女记者的是专业演员外,其他都是厂里的纺织女工。我的普通话不来塞,是著名演员张瑞芳配音的。当时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钱俊瑞来摄影棚看望我们,他热情鼓励我们说:“中国工人阶级自编自演上银幕,这在当今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之后我们在谢导耐心指导和鼓励下,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电影《黄宝妹》终于拍好了。影片在全国各地公映,各大电影院门口贴满了《黄宝妹》的海报,我的工装像还上了《上影画报》的封面。一时间,我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还有许多行业来邀请我去作报告,几乎每周都要有单位邀请,一度成了“报告专业户”。国家副主席宋庆龄来我们厂视察时,还点名要看《黄宝妹》。以后,电影《黄宝妹》还与《林则徐》和《五朵金花》等影片一起送往北京,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片。当时我正好在北京参加观礼活动,一天,周总理邀请文化部及电影界的主要演员吃饭,我也应邀参加了,亲眼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


金秋的霞光


1986年,我即将退休时,我就想到,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工作退休了,但党员思想不能退休,要不忘初心,退而不休,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个劳模,更不能离开劳动。人活着能够劳动,有事情做就活得有意义,也活得更开心,更幸福。所以,1990年,我到市劳模协会协助开展“劳模之家”工作,重点关心帮助退休早,经济情况困难,居住环境差,生活负担过重的老劳模。


2019年11月2日,又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在杨浦滨江“人人屋”党群服务站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总书记称赞我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嘱咐我“多向年轻人讲一讲,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在我是上海市“百老讲师团”成员、杨浦区“金色夕阳”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成员,通过直播平台和网站,线上线下开展《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等宣讲。


荣获“七一勋章”后,我感到既高兴又惭愧:“其实我很平凡,做的事情也很平常,这一荣誉是大家的,离不开党的教育,离不开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离不开组织的关爱。”我要继续扎根基层社区,关心帮助困难党员群众,给年轻人多讲讲党的历史,讲讲国家的发展史,“真正做到退而不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记得有位名人讲过:人的一生只有三天,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我认为昨天已经过去,今天正在缩短,只有明天正在向我招手。我要用活到老学到老、劳动到老的精神继续奋进在“中国梦”的追梦大道上!

责任编辑:李成溪,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模讲党史|全国劳模、上海浦东发...

劳模讲党史|“七一勋章”获得者、...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