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派出18人,杨浦商贸资产公司职工化身“大白”志愿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2-03-15 16:52

摘要: 杨浦商贸资产公司2年来累计派出了5批次18名职工赴杨浦区各隔离酒店,化身“大白”志愿者守“沪”平安。

        

隔离酒店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防线。杨浦商贸资产公司自2020年3月28日,上海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以来,累计派出了5批次18名职工赴杨浦区各隔离酒店,化身“大白”志愿者守“沪”平安。


志愿者在核对隔离人员信息


方言外语随意切换


“明天下午3点,您可以离开这里,记得带好随身物品……”刚刚结束7天居家健康观察,回到工作岗位的金佼,用普通话向记者演示了一句隔离点常用语句后,又用沪语、粤语等方言,以及英语、日语等外语,展示了其在隔离酒店开展防疫工作一年来的语言“收获”。



隔离酒店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各地的入境人员,为了让隔离人员更好了解隔离措施,金佼发挥他的语言天赋,利用碎片时间从网上搜索视频,学习各地方言,还把一些常用对话翻译成英语、日语,用于日常沟通交流。“我平常喜欢看剧,从美剧、韩剧以及日漫里学到了一些常用对话,我还在香港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也能运用粤语进行简单交流。”金佼说,每当遇到讲方言的隔离人员,他就灵活根据语言环境“顺拐”,虽说不是特别标准,但语音语调也模仿得有模有样,“方言交流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缓解他们紧张焦躁的情绪,更好方便我们开展后续工作。”


接收隔离人员前,志愿者在做准备工作


客串电话“陪聊员”


90后小伙杨盛赟早早就与妻子定下了拍摄结婚照的时间,眼看日子越来越近,他却收到了公司征集隔离点志愿者的通知,是去隔离点做志愿者还是去拍婚纱照?在妻子的理解与鼓励下,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随时准备替换隔离点一线的同事。


对于在隔离点服务了三个月的杨盛赟来说,初秋午后穿着防护服的闷热,抑或是冬天凌晨等待接收境外旅客的寒冷,都不及隔离人员心理疏导工作来得艰辛。


“你们送的饭不够辣,我有点吃不惯……”

“我有高血压,我想和我老伴同住……”

……


在隔离酒店大堂的一侧,电话铃声不断,隔离人员常常以用餐问题、房间设备故障、需要添置用品、身体不适等理由打至前台。此时,负责登记信息的杨盛赟化身电话客服,一一接听他们的来电。


“这些电话常常一打1个小时,很难‘挂掉’。对他们而言,实际需求是次要的,他们只是希望找个人说说话,或者找一个地方发泄情绪。” 杨盛赟说,“我们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因此要尽力做好‘店小二’,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诉求,比如给能吃辣隔离人员配上辣椒酱。而对于暂时无法满足的诉求,只能向他们解释清楚防疫政策,在不违反防疫规定的前提下,提出一些折衷的解决办法。”


志愿者在接受岗前培训


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与公司其他80后乃至90后志愿者不同,张杰是5批志愿者当中年龄最大的。当时,他的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女儿又临近中考,可一听到单位的召唤,来不及多想便第一时间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多学多看多记”是张杰临出发前对自己定下的要求。进隔离酒店前的培训,张杰听得格外认真,操作也格外仔细,“毕竟年纪大了,要记的操作要点很多,来不得半点马虎。多操作几遍形成肌肉记忆,这即使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隔离人员的负责。”


进驻隔离酒店后,张杰24小时待岗,像“打仗”一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跑进跑出对境外返沪人员开展信息登记、检测体温等工作。 “我们每天都要挨个敲开隔离人员的房门,为他们检测体温,有时候就会碰到手都敲疼了,还没人开门的情况。”张杰说,每当遇到敲门无应答时,他们的内心都不免生出一丝紧张,害怕隔离人员在屋内发生意外。“这时我一边让前台给隔离人员打电话,一边去拿备用房卡,以备不时之需。好在每次都是虚惊一场,有些年纪稍大的隔离人员耳朵听力不好,加之房间电视声音嘈杂,压根没注意到有人敲门。”


前不久,杨浦商贸资产公司派出的第5批志愿者已悉数上岗,其中还不乏女职工的身影。玉兰花开,我们坚信,春天如期而至,疫情终将散尽。


摄 像:李成溪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战“疫”全家总动员

2年派出18人,杨浦商贸资产公司...

职工故事|隔离点里的“男丁格尔”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