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全家总动员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2-03-31 16:23

摘要: “医护人员非常辛苦,两年来没有一天是休息的。”

“爸爸去封控小区了,妈妈去采样了,外婆当志愿者了,姐姐上网课了,妹妹学会了自行车,春天的花开了,但绝不是静待。”


这是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下简称“上海一康”)康复师邵皖莉日前发在朋友圈里的一段话。她和丈夫都是一线医务人员,这段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普通医务家庭的日常。


近段时间,上海疫情出现反复,形势十分严峻。作为全市最早转型的二级康复专科医院,上海一康在临床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仅尽可能派出一线的医生护士,还调动了近130名康复治疗师,一并加入核酸采样的队伍中,随时准备出发。



“我不算最辛苦的”


早在2020年5月,邵皖莉就主动报名参加杨浦区第一批参加浦东国际机场核酸采样工作,为入境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如今,她又以“老队员”的身份主动请缨,再度披挂上阵。


3月初以来,邵皖莉和队友们时刻待命赶往杨浦区各街道小区,驰援核酸采样工作。“我们收到指令后要迅速做好准备,在1个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集结完毕。”她告诉记者,做核酸采样时,全副武装后不到十分钟,面屏就开始起雾,视线非常模糊,“这时候,我只能努力睁大眼睛,从缝隙中找准位置,精准快速采样,减少他们的不适感。”


可采访中,邵皖莉却对记者表示,自己的劳累不算什么,“扫楼”的大白才是最辛苦的。


邵皖莉说,在社区采样时,“扫楼”队员要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不便下楼的人群上门采样。老小区没有电梯,大家就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着采样工具,一层层沿着楼梯爬,喘匀气后再去敲开门采样核酸。“经常有队员爬到一半就闷得喘不过气来,还有人甚至因为缺氧而感到头晕目眩,但他们仅仅扶着墙休息会儿又继续爬楼。一天跑下来,双腿肌肉十分酸痛,甚至会不自觉抖动起来。”


邵皖莉(左二)支援浦东国际机场核酸采样工作


“阿姨手中有一根棒棒糖”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对风险人群开展核酸筛查必须争分夺秒。晚上甚至凌晨接到指令,前往相关风险人群所在住所上门采样也成为了邵皖莉的家常便饭。


“晚上11点,许多人已经进入梦乡。有些小朋友被父母叫醒后,本身就带有‘起床气’,面对我们伸出的采样拭子,小朋友更是因为害怕而‘金口难开’,影响了核酸采样的速度。”每当遇此情况,邵皖莉便会对小朋友神神秘秘说:“阿姨手中有一根棒棒糖,还是草莓味道的哦,想不想尝尝看?”


这时,神奇的一幕便发生了:原本哭闹不止的小朋友停止了抽泣,还乖乖配合张开了嘴。邵皖莉此时趁机将采样咽拭子探进小朋友嘴里,快速准确采集好了样本。“这一‘哄娃绝技’目前还是很灵的,大部分小朋友都会‘信以为真’。”


而对于小朋友的采样姿势,邵皖莉和她的同事们往往都采用蹲着、跪着等各种姿势,和孩子保持一致高度,娴熟完成采样。“孩子个头比我们矮,如果头仰得太高,他们会很不舒服,配合度就相应降低了。”邵皖莉说。



全家总动员


邵皖莉的爱人王缨是一名全科医生,工作于杨浦区平凉社区卫生中心,也是一名“抗疫老兵”。疫情席卷的近三年时间,他常常奔波在单位、隔离点以及其他各个岗位,夫妻俩也是聚少离多。为尽量做到兼顾工作同时又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两人专门制定了一张“排班表”:除紧急任务外,夫妻俩尽可能错峰出门。


邵皖莉家中,66岁的外婆也不甘示弱,不但把家务操持好,把孩子照顾好,还主动报名成为小区内的志愿者,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在上初中的大女儿除了自觉在家上网课,还自学了煎蛋饼,承包下一小部分家务劳动,以减轻大人们的负担。更让她欣慰的是,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女儿,学会了骑自行车。这一幕幕,构成了本文开头邵皖莉朋友圈里的平凡和感动。


“医护人员非常辛苦,两年来没有一天是休息的。”就在记者采访时,一条紧急招募核酸采样支援队伍的消息发到了工作群,邵皖莉又毫不犹豫报名参加,起身准备奔赴一线。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战“疫”全家总动员

2年派出18人,杨浦商贸资产公司...

职工故事|隔离点里的“男丁格尔”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