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正当时 | 上海人民电器厂:赛场上走出新时代“上联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2-08-21 11:31

摘要: “老字号”制造企业职工、工会干部讲述劳动竞赛的传承与发展、“以赛蓄能”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的劳动竞赛始于20世纪30年代,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持续的发展。迈向新时代,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劳动竞赛与时俱进进入新阶段。随着全市新一轮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火热进行,劳动报记者日前走进上海电气旗下上海人民电器厂、上海工具厂两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制造企业,听企业职工、工会干部讲述劳动竞赛的传承与发展、“以赛蓄能”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人民电器厂:赛场上走出新时代“上联人”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人民电器厂


上海人民电器厂初创于1914年,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国有企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工厂不断进步、壮大,所创造的“上联”品牌是中低压电器制造产业的摇篮。近年来,上海人民电器厂工会围绕智能化发展目标,对传统劳动竞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探索改革,通过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攻关、培育岗位多面手,为百年大厂蓄能“蝶变”之路。


“共同约定”

劳动竞赛长效新模式


上海人民电器厂是中低压断路器生产的骨干企业,所涉及的零部件、工人岗位繁多。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近年,这家百年“老字号”正全力推进智能转型。


与智能化发展相对应的,是工会在劳动竞赛上的“求新求变”。


“在70、80年代,我们的劳动竞赛基本是按照工种来划分的,分为车床、钳工等等,参与人数很多,主要是传统的比速度、比技术、比质量。”厂工会主席程晨告诉记者,智能化生产不断推进,对传统劳动竞赛提出了新要求。


“共同约定”是上海人民电器厂近年劳动竞赛开展的新形式——即通过企业党政、工会、相关车间班组共同商讨约定竞赛目标,从全生产链统一目标、整合资源开展竞赛活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竞赛很快带来新突破,工厂开关产品交货周期大大缩短,一般订单3-5天交货,特殊订单7-10天供货,比原来缩短50%的时间,获得了市场的好评。


“从工会角度来说,一方面,我们会定期到车间现场了解该‘约定’的实施情况,沟通反馈;另一方面,对竞赛中表现突出的职工由厂工会评为排头兵,对业绩突出的班组授予流动红旗,对优秀的项目完成人、责任人予以表彰。” 程晨提到,“共同约定”也是企业绩效评定的内容之一,进而推动形成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分配模式,为技术工人打通成才晋升的通道。


一岗多能

培育技术岗位“全能王”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如何使劳动竞赛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是上海人民电器厂工会始终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一线技术岗位的“全能王”竞赛,在职工中掀起了极大的比学赶超热情。


“和其他制造业企业不同,我们的产品有种类多、生产线多、工序多的特点。”生产厂长张峻毅告诉记者,上海人民电器厂有20多条生产线、40多种中低压断路器产品,每个产品的零部件平均多达400多个,生产过程可谓环环相扣。



“在以往,各个生产环节手工熟练度要求很高,不同产线、不同岗位上的工人在技术上常是互不相通的。” 张峻毅说,智能产线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释放了劳动力,让更多技术工人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新技能,通过劳动竞赛成长为岗位上的多面手。


中压真空断路器产线长童国荣是上海人民电器厂一位资深员工,1990年代进厂的他,从磨床工做起,逐渐成长为“全能”的技术骨干,随之晋升为智能产线上的产线长。“智能产线启用后,班组里学习氛围更浓厚了,大家都希望争当产线上的技术骨干。” 童国荣说,新时代对技术工人有了新要求,不仅要有力量更要懂知识、有技术。


今年上海疫情期间,上海人民电器厂115名员工封闭生产,工人的“一岗多能”发挥了极大作用,封闭生产期间完成了260份订单,有33份来自方舱。


蝶变转型

百年老厂迈向智能新赛道


在如今的上海人民电器厂生产车间,生产模式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投产的智能制造一期工程包括低压框架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两条智能产线,效率均提升了1倍以上,二期工程计划在今年陆续投产。


产能翻一番、企业人均利润提升15%的背后,是职工“金点子”发挥着重要作用。


智能产线全部由上海人民电器厂智能制造团队自主参与设计,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运用实际和柔性生产。不但拥有目前行业内独一无二的“低压框架断路器产线中的抽屉座自动装配技术”,同时还能做到一般自动产线无法做到的多规格、多产品混线。



在实用性方面,厂工会通过“小改小革”劳动竞赛,助推产线不断优化。智能机器人、智能立库等先进生产方式不断应用,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智能产线的项目组组长盛昌鑫向记者展示了经过工艺标注、爆炸等编辑的动态三维模型数字化工艺成果, 产线上不同岗位的工人可进行旋转、缩放、装配动画等直观浏览方式,实现“学习”功能,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操作能力。


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制造企业,上海人民电器厂 “以赛蓄能”“以赛求变”,正“蹄疾步稳”地实现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摄 影:展翔,李成溪
责任编辑:梁嘉蕾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比刀工、比创意、展技能——东方明...

比服务、比业绩、比安全,中石化加...

竞赛正当时|工会搭平台,员工立新...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