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定制西服的成型,不仅要面料剪裁合身,也需要通过熨烫修整,显出挺括的线条版型。
炎炎夏日,在服装生产的流水线上,熨烫工熟练地操作着压烫机、蒸汽熨斗,为服装进行熨烫修整。随着大功率风扇的转动,白茫茫的蒸汽一次次化作热气迅速散开……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松江区的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鸟服饰”)整烫车间,感受来自制衣车间流水线上的“火热一线”。
工位周围热气蒸腾
30多道工序一丝不苟
转身,从吊架上取下西服上装,翻折衣服,将后背面料放置在模型烫台上,摊平、调顺、捋直,放下压烫机上盖,启动机器,一团团白雾从机器的排气口、压盖口散出……
在熨烫车间里,车间小组长王小辉正熟练地操作着压烫机,其他工人也在各自工位上埋头操作。
熨烫,是整个制衣流程的最后一步,也是体现服装版型线条的关键。来自山东的王小辉,在宝鸟服饰的整烫车间干了整整21个年头。
“我们整烫车间有30多道工序,可以分为‘机器压烫’和‘手工修整’两部分,每一道工序都有对应的压烫机、蒸汽熨斗。”王小辉介绍道,“一到夏天,我们工位周围就是‘热气蒸腾’。”
打开压烫机上盖,刚刚压烫完的衣服还带着热气,热浪也随之扑面而来,连续熨烫几件衣服后,模型烫台也已发烫。
熨烫车间的一排排压烫机、熨台沿着流水吊架两侧排列,每一台压烫机都是一道工序,每一步都不能省略,必须一丝不苟、按照工艺要求完成。而根据不同的工时和衣物面料,需要设定不同熨烫程序,蒸汽量和温度也会有些许不同。
“工位旁边的大功率工业风扇,吹来的也是热风,不过好在把热气打散了,但还是很闷热。”王小辉说,“熨烫是体力活、技术活,工作时还得站立着,非常考验体能。”
生产订单趋于饱和
每人每天熨烫超1000件次
“今年夏天,明显感觉订单越来越多了,要把工人排班的时间算算好。”刘东林是整烫车间的负责人,在安排生产计划时,他也在“精打细算”。车间工人实行的是综合工时制,一般每天工作8小时,做六休一,偶尔晚上会加加班。
“高峰期间,我们车间一天要熨烫上衣400—500件,裤裙下装1000多件。如果按照工序,分解到我们工人手上,那就是每个人每天要熨烫超过1000件次的衣服。”
刘东林解释道,消化生产订单的增长,需要优化流水线上的操作过程,比如,一个工人同时负责两台压烫机,利用前一台机器熨烫20秒的时间,把第二台机器运转起来,将前一道工序熨烫好的衣服放入第二台机器。循环往复,在人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把生产效率提升起来,同时也为工人计算工时“加了分”。
宝鸟服饰是报喜鸟控股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拥有BONO高端商务装定制品牌,每年为集团大客户批量定制企业员工的正装服饰,自2000年成立以来,先后在上海松江、浙江温州、安徽合肥三地建立服装生产基地,服务客户超过6万家企事业单位。
“近期订单饱和,接单金额同比大幅增长。”据企业负责人初步统计,今年下半年宝鸟服饰将迎来一个制衣生产的“火热小高峰”。
过渡车间条件有限
期待明年启用新厂房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厂房面积难以满足订单的生产需求。自2021年起,宝鸟服饰启动了新厂房的建设项目,而在搬入新厂房车间之前,全厂的主要生产都集中在了老厂房的二楼。
原本容纳三四个车间的场地,现如今有七八个车间入驻,不仅是场地空间较小,原有的中央空调、吊扇等设备也难以满足降温需求,因此在工位附近增加了不少台扇、冰块帮助工人们降温。
“现在我们所在的车间,是临时过渡的车间,所以场地比较局促,人多、设备多,所以也更热了。”刘东林向记者介绍道,“不过好在明年年初,新厂房就可以投产了,我们也可以搬进新的车间,整体环境舒适度将有很大提升。”
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条件,关心关爱工人的身体健康,企业工会也没有缺位。企业工会主席麻天山向记者介绍道,公司和工会及时为员工发放防暑降温药品,按需领取;定期为一线生产员工提供水果,发放花露水等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安排大家错峰休息;同时,针对现有厂房条件的情况,加强现场管理,及时通风换气,放置冰桶降温,搞好环境卫生。
“订单多了,大家干劲十足,收入也会提高,特别期待明年搬进新厂房车间,更大、更宽敞,夏天也会更凉快。”车间熨烫工刘师傅憧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