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大客车涂装的“宇宙工匠”——记上海工匠、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徐冬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3-08-23 16:06

摘要: 在同事眼里,徐冬平时平易近人,为人处世随和;但工作起来却戏称为“宇宙工匠”。

徐冬目前是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汽车涂装车间主任,也是公司涂装车间首席技师工作室带头人,曾获得了区局级以上荣誉和公司荣誉10多项,包括上海工匠、“上汽工匠”称号、“闵行当代工匠”称号等。


同事眼里的“宇宙工匠”


在同事眼里,他的和蔼可亲、易于相处,这也为他赢得了众多朋友。然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徐冬仿佛变了一个人:他的眼神变得锐利,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决断和专注。同事们半开玩笑地称他为“宇宙工匠”,因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如同追求宇宙的无尽奥秘。每当面对技术难题,徐冬都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其中,不断尝试、思考,直到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这种坚持和专注,让他在涂装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2015年,上海申沃客车涂装车间面临了一个技术难题:“漆膜失光”。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汽车的整体光泽。在这一技术挑战面前,徐冬立即带领技术团队,对涂装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精细的分析和多方面的研究。经过深入研究,他们迅速锁定了问题的核心----桔纹造成的漆膜失光。


此时,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果断的决策,带领团队对施工膜厚、涂料粘度、喷涂环境、喷涂机器人进行了一系列精准调整。经过两周不懈努力,问题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体的光泽再次恢复。


这一成功的背后,是徐冬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也是上海申沃客车对技术创新与品质追求的不懈坚持。


徐冬以岗位创新为基点,充分发挥首席技师工作室的创新效应,在技术技艺方面创造了多个首次。他带领团队在大客车上应用低温水性漆获得成功,降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76.9%,此项成果在上海是首创。随后通过对涂料调整及操作技巧的创新和改进,获得水性漆膜高光泽“镜面”效果。此项成果有效减少了客车生产中“异形玻璃”的使用,降低成本20余万元。在高固体份涂料应用中,徐冬和他的团队率先在客车生产线上,实现了全国首个大批量全工序低温高固体份涂料的应用并获得成功,降低VOC20%。在涂料共管喷涂的应用中,带领团队调试低温环氧涂料与低温聚氨酯涂料利用机器人共管喷涂获得成功,该项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


近年来,徐冬的创新创效成果丰硕,他主持和参与车身涂装修复、汽车表面涂装、涂料应用、机器人喷涂改进和创新项目40多项,资金累计达到了1.4亿元人民币,累计降本超过250万元人民币。


是“宇宙工匠”也是“模范师傅”


作为上汽集团“车身涂装修复工、汽车涂装生产线操作工”技能培训师及申沃客车内训师,徐冬培训了86名高级工、技师等高技能人员,其中培训的竞赛人员获得了国家级和省/市级赛事奖项6个。他还成立了以“徐冬”名字命名的技师工作室。


曾经有一名学员问徐冬,涂装中局部修补如何做到最精?徐冬的回答是:“精髓?第一要有耐心、第二还是耐心、第三还是耐心。只有把心定下来一点一点地去体会,一点一点地去理解每个动作的要领,随后突破原有的模式,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技术理论,这样就学到了其中的精髓,也就是我们说的工匠精神,一种把平凡的工作做成崇高的事业的精神。”


徐冬还担任了多项涂装工种考评员和多个竞赛的评委,其中多次被聘为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的裁判。他还参与了《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制定,以及《国家级职业技能标准—汽车涂装生产线操作工》等标准的制定。他编写了人社推荐教材《汽车维修工-车身涂装修复》高级、中级、初级,并担任了主编,还编写了《汽车涂装生产线操作工》技师、高级工、中级、初级教材并担任主编。此外,他还对《汽车装调工-涂装》技师题库进行了升级。


在徐冬眼里,他从事的涂装工作就像一杯咖啡,一开始尝会很苦,但是细细品味后就会摆脱不去那份苦涩和神秘;它让人着迷,让人不断探索,探索其中未知的领域,获取新知识和创新的灵感。

摄 影:张锐杰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助力职工阅读,营造书香企业——帆...

工会新来的年轻人丨助人、维权,以...

工会新来的年轻人丨上班第一天,微...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