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站的“脑外科专家”——记“上海电力行业工匠”胡静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3-12-04 17:54

摘要: 参加工作近二十年来,胡静一直没有脱离技术领域,以忘我的精神长期奋战在电力行业技术和科研一线。

胡静是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上海明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燃机、综合智慧能源、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控制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通俗地说就是电厂的“脑科医生”。参加工作近二十年来,胡静一直没有脱离技术领域,以忘我的精神长期奋战在电力行业技术和科研一线,紧紧把握能源高质量发展趋势,为推动发电控制领域新技术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电力工业发展中取得了多个“国内首次”的业绩,成为业界难得的技术多面手。


打破技术壁垒

摘取“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胡静带领团队在被誉为“工业皇冠上明珠”的燃机领域开展长期技术攻关,把重型燃机国产化作为奋斗愿景,坚持掌握主流燃机的核心控制技术,努力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9F燃机刚打捆引进中国时,胡静曾作为咨询工程师被派驻现场。但当时燃机技术完全由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外国工程师在电子间调试期间禁止中方工程师进入。胡静发现燃机自动化程度高、逻辑复杂,但报警信息不直接、不全面。故障分析想要又快又准,则必须从设备的运行逻辑下手。于是她花三个月啃完几千页英文文献,并在正式调试时等待实践机会。一旦发生设备故障,她便在工程师站向外国工程师发出“挑战”,比谁能更快更准找到故障原因。“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她开始一次又一次在对讲机中率先发声公布原因。彻底转变外国工程师态度的是一次跳机事件,胡静用时5分钟就得出燃烧不稳定导致振动大跳机的结论,而外方却因找不到首出原因不敢继续调试,只能停工等待欧洲专家上班支援。最终,胡静的结论被证实是对的,现场的外国工程师对中国工程师的认识也大为改观,双方工作的开展便顺利了不少。


从消化引进技术开始,胡静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和挑战。国内燃机需要频繁启停调峰,外国设备上的“一键启停”设计明显水土不服,运行经常要切手动干预,启停的气耗和厂用电都比较高。胡静抓住这个痛点开展攻关,跟机务到现场摸查管道和设备,每天陪运行披星戴月开停机,抠逻辑细节进行优化,最终在国内率先研发了适应调峰燃机的经济自启停控制系统并广泛推广应用。这套应用显著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获得2012年度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今年,胡静又带领团队奋战在闵行国内首套9H安萨尔多燃机联合循环机组基建调试的现场,研发了国内首台直流余热锅炉的自启停控制系统,目前机组已顺利完成168试运。


响应战略部署

为发电行业工控国产化不懈努力


近年来,能源行业变革的速度远超常人的想象,胡静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战略部署,开展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抽水蓄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超级充电宝,胡静带领团队为华东地区50多台抽蓄提供网源协调技术服务。每年春秋检修高峰,她都要穿梭在十多个电站之间,开展抽水蓄能机组的一次调频、调试器建模、AGC和黑启动等功能开发和试验。新型电力系统除了储能,用户侧需求响应也很关键。胡静带领团队研发出分布式能源智能集控系统,不仅有高人效、高能效、高可靠的实用性能,还有负荷预测、经济调度、虚拟电厂等创新功能,最终拿到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胡静多次承担上海市科委和各央企的科技研发任务,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授权专利近十项。她努力传承明华电力“精湛的技术,源于积累与创新”的工程师文化,在工程实践中提炼需求开展攻关,为发电企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为实现发电行业工控国产化的愿景而不懈努力。


通讯员:李群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下苦功夫铸就精品工程——记“上海...

职场那些事儿丨五成职场人有兼职,...

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