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上海服务”品牌,虹桥宾馆职工在首届长三角疗休养服务技能大赛斩获多项大奖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3-12-07 14:42

摘要: 虹桥宾馆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奋斗故事?

前不久,从首届长三角地区职工疗休养基地服务技能大赛决赛传来好消息,锦江国际集团下属虹桥宾馆代表队在与来自三省一市共20支代表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团体一等奖,团队成员也均荣获个人奖项,可谓载誉而归。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奋斗故事?近日,记者走进虹桥宾馆一探究竟。


微信图片_20231207174259.jpg

曹莲花在“中式铺床及主题夜床布置”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遥遥领先”


十多年前,曹莲花从安徽老家只身前往上海,应聘成为虹桥宾馆服务员,从此放下锄头,拿起了被头。如今,已是客房服务领域“老法师”的她,对于这一次高手云集的比赛,依旧不敢怠慢。备赛期间,她除了将工作日的每一次客房服务当成比赛外,还利用休息日,带上尺子到酒店专门为她准备的房间练速度、抠细节。“抛床单讲究一气呵成,真的很练臂力,比干农活还累。”在比赛当天,当其他选手还在抖床单时,曹莲花已经一气呵成完成了铺床单。她说,比赛所用的床垫和被芯,和备赛期间练习所用的物品有很大区别,但好在日常训练比较扎实,这些小问题都没有影响其正常发挥。最终,她在比赛中荣获“中式铺床及主题夜床布置”一等奖。


邓玥敏在“原创疗休养产品展示”比赛现场


在“跨界”中成长


原创疗休养产品展示项目的二等奖获得者邓玥敏,本职工作是酒店培训讲师。她说,自己是首次“跨界”参与比赛。她表示,自己是在长宁长大的小囡,对长宁的一草一木都了然于心,加之对虹桥宾馆本身“趣文化”产品十分熟稔,因此,在比赛中,她设计了一款以康养为主,包含特色疗浴工坊、愚园路City Walk(城市漫步)、双人自行车骑行在内的海派文化之旅产品。邓玥敏说:“最富有挑战性的还是即兴问答,你无法猜到评委会问什么问题。”为此,她通过步行、骑行以及乘坐公共交通等多种方式踏勘路线,尽可能完善产品。“这是一次对我个人产品设计、制作PPT以及剪辑音视频能力的全方位考验。”她说。


唐燕琴在“中餐主题宴会摆台”比赛现场


沉稳应对赛场突发事件


“每一次比赛,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获得“中餐主题宴会摆台”第三名的唐燕琴,备赛期间正好被抽调至集团重大任务接待小组,参与第六届进博会的服务保障工作。如何全程保持自然微笑,摆放餐具时如何减轻磕碰声……那段时间,她白天全身心投入进博会服务保障,晚上回到宾馆继续练习。在一次次的练习中,限时20分钟的摆台,她不到15分钟即可完成,这为她在比赛当天处置突发事件赢得了先机。“到现场我才知道,比赛还有套椅套这一环节。”即便遇上突发事件,唐燕琴也能很快调整好心态,沉稳应对。“我脑海中马上制定出先套椅套再摆台的比赛策略,这样能将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上。”


1703465868884.jpg

发挥技能人才示范效应

打造“锦江师傅”


技能大赛是技能人才展风采的“大舞台”,也是激发广大职工学技能的“大平台”。虹桥宾馆党委书记、总经理陈辅仁表示,酒店一直以来支持工会举办各类与市场需求相贴切的竞赛,以促进职工提技、企业提质,激发职工凝聚力和创造力。


自2021年上海市总工会启动“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推荐认定工作以来,锦江国际集团先后有5家酒店获得认定。集团工会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示范效应,强化典型激励,让其在职工疗休养康养产业中“挑大梁”“唱主角”,用“金牌效应”带动更多职工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多年来,锦江国际集团始终把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扩大“锦江杯”职工技能大赛和各类主题劳动竞赛影响力,吸引更多技能人才和职工群体参与,不断通过竞赛平台打造“锦江师傅”,擦亮“上海服务”品牌。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五星出租车驾驶员周凤:爱车如家守...

绝活丨一甩一抛,床单乖乖就位,记...

比铺床、比摆台,浦东酒店行业职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