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高温下,这块“中国布”毫无惧色——记者走访国内首家量产耐高温新材料企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恒杨 发布时间:2024-01-22 10:56

摘要: 记者走访国内首家量产耐高温新材料企业,上海榕融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头图为烧结高炉旁,石相杰查看情况。


2020年9月,工博会的第二天,一家刚刚崭露头角的企业向它的客户宣布:国产氧化铝连续纤维历经10余年的科研攻关,终于完成中试,走出实验室。


彼时,工博会的参会者们并不知道,仅仅两年后,这家上海榕融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榕融新材料),就建成了生产能力超百吨的先进生产工厂,并成为世界第三家、中国第一家具有该类产品量产能力的企业。


日前,记者走访了位于奉贤区四团镇的榕融新材料公司。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常温


进入正门,该公司企宣经理指着眼前高二层、形似仓库的厂房,说这便是榕融新材料公司。


2019年,初到临港寻找生产车间时,因氧化铝连续纤维的生产工艺特殊,榕融新材料公司提出了“长度超过185米,高度超过16米”的厂房要求。临港新片区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跑了半年多,终于找到了一处原先租给物流公司的仓库,企业只要将设备搬入调试后,就能开始量产。仅一个月后,企业在此开始了第一阶段的试生产。


公司的二楼是办公用地,一楼则是宽敞的生产基地。在该公司的展示中,记者看到,火焰喷枪的赤柱笔直地戳在纤维布上。掌心贴向纤维布的另一面,却像在触摸一杯热茶的杯壁。这种“奇景”的核心秘密就在于关键材料——氧化铝连续纤维。


图为氧化铝纤维缝纫线。


每根只有发丝的七分之一粗


氧化铝纤维是国际公认的耐高温热端构建新一代主力材料,在航天航空、钢铁冶金、石油化工、新能源汽车、高温合金、环保化工、能源电力、建筑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长期以来,氧化铝连续纤维是禁止向我国出口的高端战略材料,其产品专利和生产工艺也受到严格保密,完全被国外龙头企业垄断,生产辅料和相关设备也不得出口。


那如此关键又被“卡脖子”的技术,如何得以在榕融新材料公司研发成功?


记者在该公司生产经理、工会主席的带领下,进入一楼工厂。由于核心技术受到保护,记者一行只能看到即将成型的半成品车间。车间内机器轰鸣,有高温烧结的气味。一根根蚕丝般的纤维在齿轮上旋转,婉若游龙。


生产车间的贾厂长介绍,这些纤维,研发出来的原材料为胶状,经过纺丝、铺丝、烧结、卷取的流程,成为氧化铝纤维缝纫线,可制作成绳、套管、编织袋、针刺毯等成品。而这工序中使用的设备,全部由公司研发团队定制,实现完全自主创新。二期基地完工后,年产能达到千吨级以上,这在全国是首家。


贾厂长向记者展示其制成的氧化铝纤维缝纫线,肉眼看起来比普通棉线略粗。他介绍道:“这样的细线,其实由400根纤维组合而成,每根粗度仅为头发丝的七分之一。”浇水后,在玻璃片上,记者看到打散后的纤维,极细。拿在手中,几乎感受不到重量。再加上绝缘的特性,该材料的使用领域和场景都不可估量。


新兴企业,新兴气象


记者观察到,从走入该企业开始,所见员工,无不是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公司二楼的“大平层”,一半是办公室,一半是职工活动中心。健身房、台球室、KTV等都选用较为高端的设备,饭点刚过,这一带逐渐热闹起来。该公司生产经理、工会主席介绍,因为公司地处临港,离市区远,因此想给员工们“最好的”,从吃、住、娱乐,尽量为他们考虑。四团镇总工会副主席陈钢补充,该片区土地和住房资源大多用于生产,“而榕融是片区内唯一一家整租整栋房屋,以提供员工住宿的企业。”


职工在休息时间下五子棋。


来自新疆的95后小伙石相杰是车间班组长,到公司四年已经属于老员工。因工作需要保证生产持续性,以满足市场需求,今年,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新年我们接了两个新型号产品,增加了两个产线,很多新员工不够熟悉我们的研发和生产,我留下来带带他们。”与他一样,许多工厂一线生产者将在春节值守。然而他们言行间表达出的不是遗憾,更多是干劲。企业的腾飞之下,每个员工都有奔头。


摄 影:展翔
摄 像:展翔
视觉编辑: 展翔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家幕墙企业如何让天文馆“熠熠生...

走企业看发展|数字孪生平台“全景...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