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台上挂满晒不干的衣服、肠胃不适成天闹肚子、萎靡不振甚至不想上班……申城入梅以来,开启了连续多天的阴雨模式。这一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气候不仅给人以“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浪漫感受,也让不少职场人感受到“梅雨季节综合征”的威力,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对此,专家建议,梅雨季节不仅要在饮食、睡眠等方面筑起健康屏障,还要提防情绪感冒,通过身心调节,平稳渡过盛夏前的漫长雨季。
梅雨带来季节综合征
今年6月19日入梅以来,连绵不断的阴雨天不仅给职场人带来了各种生活不便、身体不适,甚至还引发了部分人“情绪感冒”。
大学毕业后来沪就业的小萍无奈叹气道,“都说上海的冬天湿冷难熬,没想到,上海的梅雨天也这么不舒服。”小萍老家在北方,尽管夏季气温也高达30多度,但气候干爽,“我们那儿衣服洗完第二天就干,可上海的湿度太大了,前几天洗的袜子到现在还没干透。”
除了阳台上一件件湿哒哒的衣服,更让小萍难受的是入梅之后,肠胃三天两头“闹意见”,“前几天嘴馋吃了几块冰箱里的西瓜,晚上就上了好几次厕所。稍微吃点凉的,肚子马上给颜色看。”
记者发现,与小萍有类似“季节病”的并不少见,有些人表现在皮肤过敏,有些人感到胸闷气短,有些人则是腰椎颈椎老毛病复发,还有些职场人患上了“情绪感冒”,做啥都提不起精神,“这些天闷热潮湿,感觉上班始终不在状态,工作效率也下降了,被领导提醒了好几次。”Stella懊恼地说道,却又找不到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