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民企,心系蓝天——记市劳模、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部件车间主任张家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 发布时间:2024-08-15 11:21

摘要: 上海市劳模、上海工匠等诸多荣誉背后,是这位一线产业工人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

头图:张家榕在工作中一丝不苟 受访对象供图


自从2014年入职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张家榕从某军机组件装配起步,到国产C919大飞机改装首飞,再到国产ARJ21新支线客机中后机身大部件批产交付,多年来,他组建并带领部件装配团队,从无到有,点滴积累,始终都是一步一脚印,一步一攀登。


如今,已成为公司部件车间主任的张家榕,依旧凭借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带领团队冲锋陷阵,保质保量完成各种型号装配任务。上海市劳模、上海工匠等诸多荣誉背后,是这位一线产业工人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


脚踏实地,仰望蓝天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张家榕将这句话奉为圭臬。


对张家榕而言,脚踏实地是他的真实注脚。常年以来,张家榕始终活跃在生产一线,现场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时光回溯到2016年10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在即,张家榕率领团队赶赴中国商飞,投身10101架首飞保障及10102架改装任务。


张家榕记得,彼时C919总装车间、部装车间、试飞站、机库,彻夜灯火通明,他和生产一线数以千计的职工并肩作战。“通宵达旦,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全员24小时手机待命。那段时间,我和工友们平均每月累计加班时长都达到了100多小时。”


“2017年5月5日下午3点19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试飞成功的历史性时刻。”张家榕说,“中华民族百年的‘大飞机梦’终于实现,从此以后,蓝天上也有了一款属于中国的完全按照世界先进标准研制的大型客机!”


因优异表现,张家榕4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1次被授予“总经理特别奖”。可他依旧脚踏实地,当公司想让他担任制造部部长时,他三次婉拒,他说:“我是在一线打仗的兵,让我留在能听见‘炮声’的地方吧。”


不愿躺在“功勋簿”上


一路脚踏实地,却并没有阻碍张家榕创新的脚步,从不愿躺在“功勋簿”上的他,常年注重利用创新方法持续改进已有工艺。


某次,一件产品出现了2架次孔超差的问题,传统方案是“一钻四铰”,就事论事解决即可,但由于这类问题并非个案,张家榕考虑了一下,当即决定制定一套超越传统的新方案——原有的“一钻四铰”被张家榕和团队改进为“一钻、一钻铰、一铰”。“果然,我们的判断没错,执行后,我们累计交付130架产品都没发生一例孔超差问题。”


多年来,他提出型架更改50余项,优化工艺文件250余份,制作效率样板140余种,改进工装40余项,实现产品交付上速率,从35天/架提高到10天/架,更是在2019年10月取得了中后机身145至147架零缺陷的骄人成绩,这是该型号首次实现连续零缺陷交付。截至2019年末,ARJ21两个大部件产品已成功交付25架。


“项目成功我成才”


攻关路上,张家榕并不孤单。他说:“很多人一定会想,上海的一家民营企业具有飞机大部件制造的能力,而这样的民营企业并不多见。是怎样一群人在做着我们国家尖端靠前的飞机产品呢?尽管我一个人获得了劳模荣誉,但是我背后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劳动者,他们的付出不应被忽略。”


近几年来,攻任务、带团队,张家榕两手抓两手都硬。他带头制定了《高师带徒协议》,创新完善了“传帮带”机制,还编写了诸多培训资料,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实践“项目成功我成才”理念,成为部件团队的奠基人。最初的5年,团队从8人发展到140人。


张家榕说:“虽然我们身处民企,但有着同样的航空梦。有一天仰望蓝天的时候,那里必定有一道彩虹!”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城市“书籍”中写下精彩篇章 ——...

长宁“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暑假不...

高考揭榜,有人欢喜有人忧,听听劳...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