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图:宋苏伟介绍3.0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布局
从媒体领域的民生新闻深耕,到面对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果敢担当,再到科创领域的开拓创新,他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机遇。岗位转变了,但宋苏伟始终坚守“一切为了老百姓”的初心。
深耕民生新闻,他是30万粉的微博大“V”
在松江融媒体的发展进程中,宋苏伟坚守的是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与热忱,尤其是在民生新闻领域。
“那时候,传统媒体刚开始转型,观众都在流失,但我坚信民生新闻是我们的突破口。”宋苏伟回忆起初入松江电视台的情景时说道。当时,松江电视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观众流失,郊区电视台也处于劣势。但宋苏伟没有退缩,迅速找准方向,全力投入到新媒体转型的浪潮中。
他带领团队一头扎进民生新闻的天地,宋苏伟回忆说,所有市政民生相关的,只要老百姓有需要,都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早在2008年,沪杭高速上海段公路改扩建,部分地区实施交通管制,但由于当时新媒体发展还不完善,市民们接收到的信息有延迟,就出现了多个路段拥堵的情况。“我们接到市民反映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机立断进行现场直播。”宋苏伟说,直播消除了政策发布和公众信息接收的鸿沟,拥堵在很快时间内得到了解决。
后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他们一直保持积极与市民互动,收集民生线索。宋苏伟也成为最早一批微博上的“大V”媒体,最多收获30万粉丝,其中大部分都是松江区居民。宋苏伟笑着说,“那时候老百姓都说,有事找媒体,管用。”
揭露黄浦江“死猪”事件,他在危机中展现媒体担当
2013年的黄浦江“死猪”事件,无疑是宋苏伟媒体生涯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段经历。
“那天早上,我收到很多市民发来消息,说黄浦江松江段水域有很多死猪,当时就感觉事情很严重。”宋苏伟说道。当看到江面上密密麻麻漂浮着的死猪时,他和团队成员都震惊了。“那场面真的是触目惊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他们克服生理不适,沿着河面划船追溯上游,他们一头一头数,最开始报道出来约有三四千头死猪。
当时,各方舆论高度关注。“我们接到了很多匿名电话,都是委婉劝阻我们不要报道的,但我们怎么可能退缩。”宋苏伟说,“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沉默,那就是对新闻事业的亵渎。”于是,他们坚决推进报道。
他们对事件的连续实时报道,引发上海及全国媒体的关注,事件一度成为舆论焦点。经调查,死猪源于黄浦江上游的浙江等地。而后,促成一系列实质性的变革。上海政府迅速行动,投入资金建设金泽水库,改善了上海本地的水质。浙江方面也积极整改养猪业,关停过载养猪场,加强监管与消杀制度。上海同时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了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说起来,那之后的三个月我都吃不下猪肉。”宋苏伟苦笑着吐槽道。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后悔过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因为他深知这是新闻人的职责所在,是为了守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开启科创新篇,他开拓进取助力产业升级
从媒体领域转战科创岗位,宋苏伟开启了人生的全新篇章。“刚到科创岗位时,真的是两眼一抹黑,全是新名词、新概念,但我知道这是松江发展的新机遇,必须努力。”宋苏伟坦诚地说,在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公室,他肩负起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的重任。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他积极奔走,推动建立了全国首个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协作保护机制,涵盖九城市市场监管部门。
以空气悬挂系统项目为例,他多次组织协调会。在他的推动下,松江保隆科技与浙江大学等机构联合公关。原本价格高昂的空气悬挂系统,成本从7-8万降至7-8千,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70%左右。
现在,他正在积极规划九城市及周边城市的低空经济航线与产业制造,推动相关技术研发。“到时候,人们的出行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松江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宋苏伟充满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