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养老护理员谭青林:给满“老小孩”情绪价值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5-10-23 18:04

摘要: 谈及未来,谭青林真诚地希望这个职业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和了解,能有更多年轻人能投身养老行业。 ​

“小谭,你来啦!”


“今天牌桌上谁赢的次数最多呀?”


10月23日上午10点半,长宁区金福第三养老院,90后护理主管谭青林正在3楼看望凑在一起打麻将休闲的爷爷奶奶们,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陪他们“嘎讪胡”。


来自湖北恩施的谭青林,学习的是护理专业,2014年从大学毕业后,她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入职老家的一家专科医院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2021年,因丈夫工作调动,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她下定决心,辞掉老家工作,跟随丈夫闯荡上海滩,加入银发新赛道,从事起养老护理员的工作。


每天除了查房、指导员工的护理工作之外,谭青林还要随时关注老人们的一举一动,工作细而杂,但她能记住全院107位老人的名字和基本情况。“相比于医院里高强度的护理工作,我更喜欢和‘老宝贝’们在一起,听他们讲年轻时候的故事。”采访时,她笑着告诉记者,“我照顾的基本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还有的已是百岁高龄,他们就像是我的家人,我的爷爷奶奶,同事们经常开玩笑说我是90后照顾‘90后’。”


“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老人也曾年轻过。”谭青林说,他们就像老小孩一样,需要理解和陪伴,给足他们情绪价值,顺着他、迁就他,而不是用生硬的口令指挥他、命令他。”她向记者举例说,刚入院的老人,往往比较恋家,经常会闹脾气要回家。“老人到陌生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说吃饭的时候,老人不肯吃饭,吵着想回家,此时你若说‘这就是你家’,必然会激化矛盾,但是你顺着他说‘乖,我们先吃饭,吃好饭就有力气回家’,老人就会相对配合,等他吃好饭基本上也忘记了这件事。”



和同行们相比,谭青林入行时间并不算长,但她凭借自身专业的知识背景,很快便适应了新岗位,并多次在市、区两级举办的技能竞赛中捧回大奖,还在去年获得了市五一劳动奖章。“照顾老人光有专业的护理技能还不够,还需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护理。”因此,她在每天的查房中,会时刻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一天早上,我进入郑奶奶房间时,原本都会向我问好的她没有作声。一问才知道,她因为不会用手机和儿子视频而感到难过。”得知奶奶心情低落的原因后,谭青林详细地将手机联网到拨打微信视频的每一个步骤都写在纸上,一步一步教郑奶奶操作,当视频电话拨通,奶奶和儿子开心地视频的那一刻,她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养老院的这些年,谭青林还从老人那儿学会了打上海麻将。“他们嫌我出牌慢,不让我上桌,只有在‘三缺一’的时候才允许我凑数。”最近,她又立下了一个新的目标——学说上海话。“我来上海时间不长,目前只能听懂上海话,说还是很‘洋泾浜’的,不太敢说。我想拜院里的‘老上海’为师,好好学一学上海话,也便于日后更好地和爷爷奶奶们交流。”


如今,谭青林已经成为科室的总带教,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肩上又多了一份传帮带的责任。“养老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养老护理员并不是大家眼中端屎端尿、说出去很没有面子的职业,而是一个要求‘十八般武艺’、专业性很强、获得感很足的职业。”谈及未来,她真诚地希望这个职业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和了解,能有更多年轻人能投身养老行业。


摄 影:李成溪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00后”新老师的第一次丨江苏路...

老人遗物中有两捆现金和一包首饰!...

​火眼金睛去伪存真,高精尖检测有...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