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工会举办“法韵匠心 月月有爱”干警暖心日活动。受访者供图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工会(以下简称“高院机关工会”)举办“法韵匠心 月月有爱”干警暖心日活动,通过“五个一”,一碗生日面、一块小蛋糕、一颗希望的种子、一份减压神器、一杯香浓奶茶,将组织关怀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营造法院“大家庭”的温暖氛围。这场活动也是上海高院近年来系统化推进干警心理健康关爱工程的生动缩影。面对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审判执行压力日益加大的职业特点,上海高院机关工会通过构建专业咨询平台、开展特色心理服务活动、完善健康保障机制等系列举措,筑牢司法队伍“心”防线,为干警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线上+线下:打出心理服务“组合拳”
“结案压力大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的疏导就像及时雨。”一位基层法官这样评价高院开通的心理支持服务。上海高院开展的调研显示,不少干警存在焦虑、睡眠障碍等心理亚健康状态,法官群体尤为突出。
职工有需,工会来应。2019年起,上海高院打出心理服务“组合拳”:每周5天开通专家心理热线,安排资深心理咨询专家、教授接听热线电话,为干警面临的情绪困扰、工作压力、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问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并给予心理干预、支持和援助;每周六下午提供面对面咨询,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同时培养内部心理咨询骨干,目前全系统已有200余名持证心理咨询师,180人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同伴心理辅导。
“通过不断摸索,我们慢慢建立了干警心理健康问题预警机制。”高院机关工会负责人介绍,通过定期分析咨询数据,及时发现干警集中反映的职业倦怠、家庭关系等问题,针对性开展干预。去年,针对年轻干警的婚恋焦虑,还专门组织了“长三角青年交友嘉年华”活动。
颂钵冥想+绘画疗心:打造特色心理关爱品牌
在“颂钵疗愈 正念冥想”辅导培训中,清脆的钵音让干警们进入深度放松状态;而“绘心映像 笔触心灵”绘画心理课上,色彩与线条成为情绪表达的窗口,让干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心理调适……高院机关工会组织的这些新颖的职工心理服务活动,正逐渐成为上海法院的特色品牌。
另外,高院机关工会还创造性推出“心灵起航”系列课程,包含正念冥想、情绪管理等10余个专题。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还开设“法官亲子关系”“执行干警压力应对”等定制化讲座。今年结合体检报告解读,新增“职场慢性病预防”医疗服务专场,受到干警一致好评。
健康管理方面,高院机关工会尤为注重将“高效工作、健康生活”理念融入干警的生活日常。普遍建立健身兴趣小组,推广八段锦工间操;三年“体重管理行动”带动超70%干警参与运动打卡;新建的“健康小屋”提供血压监测等便捷服务。有法官反馈道:“午休时打场乒乓球,运动一下,下午办案效率明显提高。”
云问诊+精准体检:构筑干警健康“双防线”
法院干警平日的工作任务较复杂,身体出现小病小痛时,大家都鲜有空闲去医院,更不论因心理情绪问诊了。为此,高院机关工会想出了让干警“远程问诊”的方式——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合作开设“云医院”项目。通过远程医疗、健康小屋常驻、就医绿色通道、专家特色、电话咨询等便捷服务,每年为干警提供代配药、针灸理疗、专家坐诊等服务超4000人次,为高院机关干警送去贴心关怀。
同时,高院机关工会还注重建立个性化体检制度,持续升级法院干警健康保障体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干警健康状况特点,合理区分规划年度体检项目,增强体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还针对法院干警的职业特点,建立起易发多发重大疾病筛查机制,如对40岁以上干警增加心脑血管筛查,并对特定干警群体进行专项体检,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关爱干警心理健康,就要办实事,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高院机关党办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干警心理健康工作的关注和投入,扩大心理服务覆盖面,建立更完善的工作机制,全方位呵护干警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