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即将到来,你的孩子是否出现过以下情况:看着别人学习就紧张出汗,感觉自己完全无法专注,担心无法进入心仪的学校……有人认为这是“内卷”的常态,但其实这是“内耗”。人在持续自我否定、自责,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的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发挥自我功能。
保持前行“三不做”
面对考试前的焦虑情绪,考生们应该如何做?
不比较:不和同学比较成绩。在考前阶段,只和自己既往的成绩比较,只看自己是否在积极努力的状态中。
不预期:不要预期自己一定无法通过考试。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到不预期,顺其自然地接受目前的考试状态。把过程当成是一种成长的旅行、必然经过的站台、持续经历的风景,不预期后面会发生什么。
不懊悔:不要反复思考自己既往的行为是否恰当,不过度自责自己应该怎么做才好。
坚持学习面对挑战
除了三个“不做”,还有四个“要做”的建议提供给考生。
制定每日计划:考前一个月制定计划有讲究,要按照平时学习量的三分之一进行计划,尤其针对薄弱的科目更要强化训练。训练题目要根据自我情况做适应性调整,不要过度挑战。让自己感觉行为可以受到自己的控制,当自己能够做好,要给自己一个肯定或鼓励。
每天和大家在一起:考试,是学生接受的挑战,是生活的常态。通过备战考试学会和同学在一起,每天和同伴一起努力,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不断和同伴一起攀登高峰的过程,旅行并不孤单。
坚持:每天坚持学习,不放弃、不躺平。在考前这些日子里,容易让人感到焦虑,不敢继续面对未知的考试。但逃避面对只会让人更加害怕。因此,考生们应执行每日制定下的学习计划,坚持让自己保持努力。
肯定:在面对焦虑的场景中,要积极肯定自己每日能完成任务,积极肯定自己持续努力下的进步。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从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