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CAR-T细胞疗法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萍 发布时间:2024-05-06 13:31

摘要: 上海市同济医院CAR-T治疗组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CAR-T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福音。

CAR-T疗法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近几年通过优化改良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取得很好的效果,是一种能够精准、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愈癌症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非常有前景。


2014年初,上海市同济医院伦理委员会全票通过关于血液内科开展CAR-T细胞技术相关研究的申请,与此同时,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CAR-T治疗组自己的GMP实验室也成功落地。2015年初,梁爱斌教授领衔的工作室被授予“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至今,上海市同济医院CAR-T治疗组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首例接受CAR-T治疗的NHL患者已经安稳度过了八年时光,首批接受CAR-T治疗的ALL患者距今也已经存活了五年以上。新的故事还在书写,新的纪录一直在刷新,新的传奇将与前来就诊的患友们一起见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医院CAR-T治疗组在经历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特色——“CAR-T治疗全程化管理的建立和应用”,为我国CAR-T治疗事业的发展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6年年中,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批准了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开展“CAR-T细胞精准靶向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推广”的联合攻关重点项目。众所周知,做一块砖是容易的,但要盖一座坚实可靠、遮风挡雨的房子,考验的是工程师的集体智慧。在这一年中,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接待了多家刚刚开展或意向开展CAR-T治疗技术的兄弟单位同仁前来观摩交流,他们欢喜而来,满载而归。正是一个个和同济一样的先行者们的努力,推动了现在国内CAR-T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


谈到CAR-T治疗,就绕不开治疗时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起初,大家可谓是谈“CRS”色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同济医院CAR-T治疗组在梁爱斌教授的带领下,攻坚克难,针对CRS的发病机制开展深入研究。2018年,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内科获得了关于“TLR4通路介导的内皮细胞激活促进CAR-T治疗相关严重CRS的发生”相关研究的国自然重点项目;2019年获上海市卫健委批准成为“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上海市集群单位,并且开展了“基于全新高通量组合抗体库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实体肿瘤免疫治疗的创新型研究”;2020年和2021年作为主编单位(梁爱斌为主编,李萍为副主编)撰写了《CAR-T细胞治疗NHL毒副作用临床管理路径指导原则》和《CAR-T细胞治疗NHL毒副作用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截至现在,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已成功申报CAR-T相关专利6项,并且还有5项正在申报中。与此同时,上海市同济医院作为牵头单位,成功申报了关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专病对列数据库的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


2021年中秋过后,上海市同济医院“基于多学科(MDT)合作的难治复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CAR-T治疗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完善CAR-T治疗临床路径方面又精进了一步。CAR-T-MDT的应用,更加有利于难治复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评估和方案制定,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为CAR-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驾护航。


2021年11月初,在梁爱斌教授的带领下,同济大学获得了2600万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用来开展关于“iPS来源CD19CAR-NK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022年10月,同济大学血液肿瘤临床研究中心和同济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揭牌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iPS来源CD19CAR-NK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项目启动。该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针对免疫/细胞治疗这一国际研究热点,着眼国家“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战略,进行iPSC来源CD19-CAR-NK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以改善B细胞恶性肿瘤的预后为努力方向。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激发潜能,在创新中翻越医学高峰,...

【医学前沿】同济医院驱动慢性咳嗽...

【健康关注】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