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可便捷乘坐公交、轨交,还设有P+R停车设施,更提供买菜、购物休闲等社区商业服务。近日,随着“乐坊芦恒生活广场”正式对外开业,意味着全国唯一的“五位一体”超大型综合枢纽、久事公交芦恒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基本完成落地。
交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所谓的‘五位一体’,指的是集轨交、公交、停车泊位、出租、便民配套商业设施为一体。”据久事公交资产物业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方便三林大型保障房基地居民的生活,芦恒路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规划内设了6座公交线路首末站(24个公交车泊位)、8个出租车候车客站和为P+R换乘停车库(500个泊位+90个配建车位)、地铁联络通道和便民配套服务等,为全国唯一的“五位一体”超大型综合枢纽。
2016年7月,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浦东上南公交576路、955路、1034路、772路等5条线路率先入驻,与地下的轨交8号线实现无缝换乘,同时,2至4层的300多个P+R停车泊位也向市民开放,无论通过公交还是开车,都可以在这里直接换乘轨交8号线,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出行。
芦恒路综合客运枢纽物业管理处经理潘兆普告诉记者,经过近三年的运行,目前已有8座公交始发站入驻其间,每天发送乘客近2000人次,轨交8号线日均发送近8万人次。而300多个P+R停车泊位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今年8月,五层的停车场正式对外开放,停车泊位增加到555个,是目前上海最大的P+R停车库。停车库引入了先进的车牌识别和引导系统,通过车位指示灯及楼层引导屏,快速引导车主找到车位。
商业便民设施正式营业
随着交通设施运行的日渐平稳,商业便民设施也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大半年的筹备,总面积近16000平方的“乐坊芦恒生活广场”于今年4月在枢纽站开始试运行,餐饮、儿童娱乐、早教、永辉超市等配套服务,受到了附近居民的普遍认同。
今天上午,记者在乐坊芦恒生活广场看到,不少餐饮店正在为中午的客人做着准备。而早教机构和儿童游乐设施前,阿姨们正带着孙子孙女或是学习,或是游乐,露出社区商业综合体的雏形。
家住绿波家园的张阿姨告诉记者,6年前,她从市中心搬到这里,起初无论是出行还是购物都十分不便,这几年感到明显好转。“枢纽中心启用后,首先解决了交通问题。无论前往任何地方,都可以很便捷地通过公交换乘8号线前往。”张阿姨说,生活广场开出来后,生活比以往也要方便不少。“这个地方附近的配套还是有些欠缺,以前上个超市,都要赶往三四公里外的华侨城家乐福,带着小孩很不方便。现在好了,不仅孩子们可以多了一个玩的地方,我还可以顺便到楼上的永辉超市买菜,购置生活用品。希望将来提供的配套内容更丰富一些,让我们少跑一点路。”
面对居民的呼声,潘兆普坦言,商业设施的定位是社区型优质购物中心,未来将涵盖休闲餐饮、精品零售、生活配套、儿童游乐、教育培训等。“我们的原则是宁缺毋滥,要确实满足大部分居民的需求。”
交通功能站点有待立体开发
记者注意到,作为“五位一体”超大型综合枢纽,芦恒路综合客运枢纽是唯一的一个,但是和其有着类似功能的地铁上盖项目,正在全市试点推开,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不断满足着市民休闲购物的需求。
2017年9月,地铁停车场综合上盖项目——上海万象城开幕,如今已成为西上海最摩登的城市综合体,敞开式设计以及地铁10号线等交通无缝接驳了周边街区,让周边的老百姓可以在这里休闲购物,也带动了整个吴中路沿线,成为城市的新景观、新地标。目前,莲花路、莘庄等地铁上盖项目的建设也在推进中。
今年,上海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召开“关于优化上海轨道交通上盖开发政策的建议”提案协商办理座谈会。会议透露,未来本市轨道交通上盖开发,将着力构建成网络、多样化的公共开放空间,满足各类功能需求。有关方面也表示,上海轨道交通站点将实行集约高效、立体复合的开发,推动商业办公、居住、公共服务、休憩、交通等功能有机衔接,构建公共开放空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