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做好诊疗规范化非常关键,亟需建立分层分级长期随访管理体系。近日,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肌病门诊暨中国心力衰竭中心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教育项目基地正式启动。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孙宝贵教授介绍,心力衰竭是危害全民健康的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20年来,虽然我国心衰诊疗有所进步,但目前仍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第一,心衰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后备军”庞大,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第二,诊疗欠规范、当前心衰治疗与指南差距较大,误诊、漏诊、检测不到位,用药欠规范等情况比较普遍。尤其一些与心衰相关的罕见病,如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等,还并未引起患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第三,管理欠规范。心衰病人长期随访十分重要,根据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心衰患者反复住院,因此需要建立长期随访管理的体系。
为持续推动心衰诊疗标准化管理,探索心肌病诊疗的有效方法,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成立心肌病门诊,并加入到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指导的“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教育项目”中。
据了解,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自2019年取得中国心衰中心认证单位以来,通过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实施以心衰指南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患者长期随访管理,让每一位心衰患者均能接受最恰当的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衰在住院率和死亡率。目前医院管理的心衰患者已近千人,其中心肌病患者占三分之一。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教育项目”是在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的指导下,由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研究院发起的。项目于2021年4月-8月期间开展,预计覆盖全国50家医院,近200位医生,通过对我国心衰患者,尤其是对ATR-C患者的诊疗经验与患者管理的分享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及优化,希望更多患者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