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牌养老顾问支招:什么样的老人适合养老院,入院前要做哪些准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1-10-13 16:39

摘要: 打算入住养老院前,这些事情需要先知道!

走进南码头路街道为老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中心,正对着大门的柜台上,就摆放着“养老顾问”的席卡。每个工作日,张红梅都与同事们轮流坐在柜台边,等着老人及家属亲自咨询各类养老服务相关的问题,为他们量身定制合理化方案。


老人们进入养老院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哪些老人适合进入养老院?这个重阳节前,记者特地采访了这位“金牌养老顾问”,听她分享自己从事养老行业十多年的建议。


张红梅表示,养老建议,其实是针对老人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各类因素,而进行的养老服务整体规划。每个老人情况不同,应对方案也不尽相同。不过,有一些共性的建议是值得老人及家属参考的——


1. 做好老人思想工作,掌握养老机构情况


张红梅说,首先,家属应该和老人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老人的真实意愿。如果老人表态称“自己愿意去养老院”了,那么接下来,家人可以先去摸底一下养老机构大致情况。比如,查询家门口附近的机构,也可以预约前往参观。


不过,张红梅也提醒,疫情期间,许多养老院处于半封闭状态。如果上门不便,那家属也可以致电了解一下价位、床位情况、餐饮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2. 入院前,必须接受长护险评估


当已经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养老机构后,是不是马上就去报名了呢?张红梅提醒老人们,别着急,得先把身体评估完成。


她说,家属可以带好老人的身份证、社保卡到街道事务受理中心去办理评估申请,也就是长护险的评估申请。等评估结果出来以后,如果是三级及以上的,那就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如果没有达到三级,那就需要去咨询民办养老院。


3. 咨询养老顾问,了解相关政策


除了完成评估,老人及家属也应该去了解相关政策。记者粗粗了解了一下,各种老年综合津贴制度、“银发无忧”保障计划、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吾老计划、老伙伴计划、居家养老政策看得让人眼花缭乱。对于老人来说,如何迅速掌握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呢?养老顾问就可以帮上大忙。


“上海市民政局自2018年5月开展养老顾问试点工作,目前已覆盖上海各街道。就以我们南码头路街道来说,27个居委就有27个顾问点,此外,一体化中心、日托养老机构等也都设有养老顾问点。居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我们来咨询。”张红梅指出。



4. 创造“试住”机会,给自己的身体、心理提供过渡期


张红梅说,很多老人都曾对她提出过,从居家养老一步迈进养老院,跨度太大了,能不能先去住一段时间试试看?但实际上,养老院并没有这样“体验”的环节。那到底可以在哪里体验“试住”呢?“其实,一般情况下,如果老人身体情况还可以的,那么我们会建议他先去日间照护中心。老人在这里可以先过一下集体生活,看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她还表示,如果老人的身体情况达到了三级或者三级以上,则可以在辖区范围内找一家长者照护之家。“长者照护之家和养老院类似,只不过这里是可以短期托养的。那么,老人就可以放心在此试住,看看自己对机构养老的接受度如何。如果能接受的,那再过渡到养老院,这样就比较平缓了,不至于一步迈得太大。”


5. 摸清自己的真实需求


“不少老人一来就问,我要怎样才能去养老院?”张红梅说,事实上,不少老人还没到那样的年龄或身体状态,完全可以接受其他方式的养老服务。这时候,她就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进行推荐。


“最近,有一个阿姨来咨询我们,说想要家里老人进养老院。但是,我们了解下来,这个老人不到70岁,活动能力不错,主要是因为独居太寂寞了。所以,我们就建议她可以暂时不要进养老机构,而是先到日间照护中心。第二天,这个阿姨就把家里老人送来了,一起看了看日间照护中心,觉得很适合自己,当场就签约了。”张红梅表示,这样的老人并不在少数。


还有一位老人年近九十,得了认知症,有时还会动手打人,家人无法看护,提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对此,张红梅建议老人可以先去长者照护之家,因为那里有专门的认知症床位,老人可以得到专业护理。


“后来,家属带老人接受了长护险的评估,顺利入住了长者照护之家。如今,老人适应得不错,所以现在打算再将他转到有认知症床位的养老机构。”张红梅说,由于有了长者照护之家这个“过渡期”,老人及家属又减少了在家等待床位的时间,也得到了更加妥帖的看护。


她特别强调,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的老人,会有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因此,在准备机构养老之前,家人也要清楚了解老人真正的诉求,帮他们更好地颐养天年。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在上海如何找到合适的养老院?这份...

上海金牌养老顾问支招:什么样的老...

你会把老人送养老院吗?调查:逾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