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来了,我国方案什么样?

来源:上海工运 作者: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4-11-16 10:30

摘要: 延迟退休来了,我国方案什么样?

与世界同步,我国步入延迟退休国家行列。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这是职工法定退休年龄自上世纪50年代确定后,70多年来首次进行调整。这也是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许多国家都在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实现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延迟退休已成为普遍趋势。美国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将领取养老金的法定年龄从65岁推迟至67岁,并且禁止依照年龄强制退休;从2012年起,德国的退休年龄由65岁延长至67岁,该退休年龄改革将在2012年至2029年之间缓慢进行;日本2021年开始实施的《改正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把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从65岁延迟到70岁;在一向被认为福利待遇优渥的欧洲,一些国家也正在开展养老金改革,法国的退休年龄从欧盟内最低的62岁延长到64或65岁……根据最新数据,目前经合组织各国的平均退休年龄已经提高到接近65岁,并在未来要进一步延长到接近67岁。


我国的改革方案也非一蹴而就,我国明确的“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全球各国在推进延迟退休过程中的普遍选择。大多数国家设定了比较长的改革方案过渡期,如美国从2000年起,通过每年提高1个月的方式推进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推迟;澳大利亚从2017年开始,每2年提高0.5岁的退休年龄;英国从2010年到2018年男女性退休年龄延迟5岁,此后10年延迟1岁,直到2046年男女退休年龄提高到68岁,完成方案。而这些发达国家长达几十年的政策实践表明,以弹性退休为核心的延迟退休政策显著提高了老年劳动参与率,增加了劳动供给规模,缓解了养老金支付压力,保障了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放眼全球,我国的退休年龄属于比较早的。早在前几年,有关部门先后提出“延迟退休”政策,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早已“箭在弦上”,如今政策拍板定案、尘埃落定,这一事关你我的政策对个人和社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对个人而言,意味着更长的工作年限和可能的养老金增加。对社会而言,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增加劳动力市场的活力。


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相关配套措施也没有落下,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表示将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构建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对于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强化权益保障要求;对于特殊工种劳动者和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给予特别的保护……


这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渐进式调整和弹性实施,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我们期待它带来积极的变化。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何以劳模,何以厚植劳动精神和职工...

城镇青年的就业探索

多项政策协同发力,为高校毕业生高...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