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算法之善,筑劳动之美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刘振思 发布时间:2025-08-31 09:44

摘要: 技术可以更智能,但必须更有人性;规则可以更严密,但必须更有温度。

日前,当《2025年度极兔速递有限公司(全网)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的签署落定,29万名快递员的权益保障有了更坚实的制度依托,而整个行业也在思考:这份全国首份的全网协议,究竟为平台经济与劳动者的关系重构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长期以来,快递行业的算法规则常被视为“看不见的手”。它决定着快递员的派费收入、工作节奏,甚至影响着他们的职业尊严。派费层层截留、申诉渠道不畅、技能提升缺位等问题,曾是许多快递员难以言说的痛点。


此次协议的达成,首次将“算法向善”从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制度设计:派费通过企业支付宝直达快递员,每单不低于加盟商单均收入的25%;“外场APP”开通投诉反馈通道,搭配“易维工单”“检举热线”等多元渠道,让劳动者的声音有了更畅通的表达路径;收入保障、劳动保护、技能提升等核心议题被纳入协议,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权益保护网。这些条款具体详细的同时,也指向一个根本命题——在效率至上的数字时代,如何让技术发展真正服务于人?


这份协议的突破性,不仅在于条款本身,更在于其背后的协商机制。与以往“企业单方制定规则”不同,此次协商恳谈会打破了传统劳资对话的单一格局:劳动者代表结合一线经验提出诉求,平台方详细说明算法优化思路,加盟商、消费者、专家学者及社会公众代表也从不同角度贡献智慧。这种“多方共治”的模式,让规则制定既听得到“脚踏实地的声音”,也吸纳了“行业发展的智慧”,更兼顾了“社会期待的共识”。正如上海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所言,这是“上海模式”在新就业形态领域的又一次深化——通过多层级、多领域的集体协商,推动平台企业与劳动者形成利益共同体。


从行业层面看,极兔速递的实践为快递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快递行业作为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领域,其算法规则的透明度与公平性,不仅关乎29万名极兔速递从业者的切身利益,更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生态。此次协议将算法优化方向明确为“公平透明、技术向善”,要求平台企业平衡效率与公平,既保障消费者体验,又尊重劳动者权益。这种制度设计,为行业其他企业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推动整个快递行业构建更和谐的劳动关系。


协议的签署,更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在平台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者的尊严与价值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当算法规则从“企业单方制定”转向“劳资共商”,当权益保障从“口头承诺”变为“书面协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与平台企业的生命力便能实现双向提升。极兔速递的实践证明,通过协商共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这份协议的落地,不是终点,而是持续优化的起点。上海工会将推动更多的快递平台企业开展协商恳谈,让优化的算法规则覆盖更多劳动者;各级工会将继续开展关爱活动,通过高温慰问、意外保险等方式,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感受到温暖;平台企业则需将协议内容转化为具体行动,在算法升级中持续倾听劳动者声音,在服务优化中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我们回望这场协商恳谈会,或许会更深刻地理解:技术可以更智能,但必须更有人性;规则可以更严密,但必须更有温度。极兔速递的探索,让我们看到,当平台企业、劳动者、工会、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当“协商共治”成为常态,我们便能在数字经济的蓝图中,绘就一幅劳动者体面劳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美丽画卷。这,或许正是这份协议带给行业最珍贵的启示。



(本文为《上海工运》2025年第7期卷首语)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情欲漩涡中的工伤裁量

临危受命的上海总工会委员长郑复他

AI入局,高等教育顺势而为——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