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强东数字人在京东采销直播间开启的直播首秀引来诸网友围观,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曾几何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化等词语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和预测趋势,但转眼间未来已来,虚拟人物已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真实地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随之进入大众视野的,还有“中之人”这个新兴职业。
作为链接虚拟人物与粉丝的“中间人”,“中之人”在网络上的“前台”身份与受到众多粉丝喜爱的数字虚拟人物重叠,但在“后台”的现实中,又是一名真实的劳动者。在“虚”与“实”之间不断转换,常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甚至产生“我是谁”的疑问。同时,伴随数字人形象和其背后“中之人”的相关法律纠纷也随之而来。
处于蓝海的数字人行业
数字人(Digital Human)是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融合的产物,“Ta”是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形象接近的数字化人物形象。我国受访者常接触到的数字虚拟人类型有虚拟主播、虚拟偶像以及数字员工三种,其中虚拟主播的受众最为广泛,达到81.40%。
随着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等科技的不断发展,动作捕捉设备成本的降低,数字虚拟偶像已经成为元宇宙热潮里最热的一个方向,字节跳动、网易等公司都在发力布局数字人产业。根据2024年度《中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年度“数字人、虚拟人”相关企业达99.3万余家,其中,2023年1月至12月新增相关企业41.7万余家,虚拟人物的商业化应用有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商业前景。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也显示,2023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3334.7亿元和205.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数字人之所以近年来受到众多企业追捧,主要原因在于其成本低、稳定性高。据相关报道,数字人的成本不到真人直播的十分之一。前不久亮相的刘强东数字人引起众多网友热议,根据京东公开内容,该视频由京东言犀提供技术支持。京东云言犀负责人表示,对于商家,京东数字人直播的成本目前是商家邀请真人主播直播的10%。
记者搜索发现,在一众网络社交或二手平台上,有着大批的“野生卖家”。从随机选取的卖家报价来看,定制一个专属数字形象的价格平均在5万元左右,其中,卡通形象的价格为2万元-3万元,写实虚拟人约为6万元-8万元。此外,还需额外购买数万元的动作捕捉设备等硬件,供“中之人”直播穿戴。算下来,定制一个普通虚拟主播价格在10万元以内,而这仅是真人直播团队一个月的开支。
除了成本低,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公司偏爱数字人主播其实还掺杂着其他考虑——千辛万苦培养的主播最后自立门户或者出走,都会对企业造成种种不利影响,一旦无人及时补位,花费大量成本开拓出的既有市场份额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瓜分。可不管是竞业禁止协议还是高额赔偿,都无法从根本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这让低风险、低成本的虚拟主播成为越来越多MCN公司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