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新生,数字游民盛行,数字虚拟人影响职场生态丨影响二:工作形式多样化,“数字游民”成规模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朱兰英 发布时间:2024-05-22 10:37

摘要: AI数字人“闯”职场(三):岗位新生,数字游民盛行,数字虚拟人影响职场生态。

据麦肯锡发布的《数字化劳动力白皮书》里的定义,数字员工是打破人与机器边界,以数字化技术赋予的一种企业用工模式。这种新型生产力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职场生态,也让数字游民、中层危机、职场分身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本期《劳权》希望透过数字人在职场的运用,一窥数字员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影响二:工作形式多样化,“数字游民”成规模


今年35岁,在大厂做管理层的陈云飞去年“裸辞”了,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去过许多国家: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陈云飞似乎在以“报复性旅游”的方式,告别自己十年的互联网工作。不过,在放松自己的同时,陈云飞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不久后,他就利用AI发掘了另一个赛道——创立“一人公司”,成为了大模型工具开发者、企业咨询顾问、自媒体博主和求职平台签约讲师。陈云飞认为,无论是新兴行业,还是传统行业,有一种能力始终通用——那就是能够把人与人连接起来的能力,“类似销售、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这种复合类的岗位,不可替代性是较强的。”


近年来,相较传统的标准雇佣制用工,包括外包、派遣、兼职等在内的灵活用工模式能更好地适配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新型的就业形式和工作岗位开始涌现,社会化共享用工模式随之应运而生。这种用工模式下,企业通过数智化手段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和技能精准匹配,使用工和就业更精细和灵活。在此背景下,数字人的出现不仅会催生新岗位,使人机合作成为常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劳动力市场用工方式的改变,让工作种类更加多样化、用工形式更加多元化。


如,在互联网时代,有不少青年人开始选择告别传统工位,去到青山绿水、广阔乡间,或远程工作,或寻找新的创业机会。他们被称为“数字游民”,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社会群体,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陈云飞实际上就算得上是其中一员。数字人盛行的当下,“数字游民”群体正在进一步扩大。综合多方面数据估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的“数字游民”和潜在“数字游民”人数大约在7000万到1亿之间。


大多数“数字游民”依托互联网平台,从事创意内容的生产或提供各种专业服务。青年群体是“数字游民”的主力军,他们中有自媒体创作者、短视频博主、网络营销专家、程序员、自由撰稿人、远程翻译、培训师等。这些人通常具备各种核心的专业技能,如内容创作、媒体营销、网站开发、软件编程等,来支撑自己在“无桌面”和固定办公场所的前提下,仍能保证持续的作品产出。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数字员工踏上岗位带来职场生态变化...

走近“中之人”,看见虚拟背后的真...

走近“中之人”,看见虚拟背后的真...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