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实际工作中,职业病的发现往往滞后于实际发生时间,这使得很多职场人在意识到健康问题时,为时已晚。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岗位迭代速度加快,很多传统的有毒有害岗位正在被淘汰,这就导致了许多劳动者在面临职业病风险时,取证困难、维权无门。
本报最近接到一起投诉,当事人的体检报告出现异常想要鉴定职业病时,离开原岗位已有十余年,甚至原来的岗位已经消失,无从取证。
读者自述
离原岗十余年后
肺部发现恶性肿瘤
“1985年,我进入上海华庄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从事酸洗及司炉工等工作。”今年65岁的姚龙根称,当时,金属制品厂对烧煤的需求量较高,主要用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加热需求以及员工和设备的取暖。尽管工厂每天烧煤的数量让人咋舌,但姚龙根毫无怨言,每天辛勤劳作,忙的时候甚至“一个人承担着两个人的工作量”。
“这个岗位当时一天是24小时3班倒,夜班还好,白班一般比较忙。”姚龙根表示,“最高的时候,我一个人就得负责烧掉十几吨的煤。”据他透露,虽然烧煤的大锅炉搭在户外,但他工作的环境高温特征十分明显,“很热的,你想想烧煤的机器里面温度要达到90多℃,我要不停地去操作,人感受到的温度最起码也40多℃了。”
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做就是二十几年。“后来我因病离岗,单位安排我去做门卫了。”姚龙根介绍,当时的病情没有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以为“年纪越来越大,干不动很正常”。然而,2017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肺部恶性肿瘤。医生告诉他,这可能与他之前长期所处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五味杂陈,既担心自己的身体,也想到了之前的工作经历,感觉对身体应该确实是有影响的。”姚龙根回忆道。
于是,他向单位提出职业病鉴定的要求,希望能够得到应有的赔偿和治疗。不过,姚龙根透露:“单位对我的要求置之不理,拒绝配合我去做鉴定。”
2017年再次调岗
病情加重提前退休
据姚龙根介绍,2017年3月,公司又将其安排进物流仓储部工作。“基本工作内容就是在车间里把产品装箱,属于体力活里面相对较轻的吧。”但他表示,自己一日不如一日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了每日在车间装箱的体力劳作的繁累,干了不到一个月,自己的病情有明显加重迹象。
“2017年4月,我做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5月份我自己去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根据《上海市因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修订本)》,鉴定结论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姚龙根说,自己也想申请工伤认定的,但是在提交职业病诊断所需要的材料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最后没能认定成功。
“身体不好了,干不了活了嘛,(单位)就提前给我办病退了,当时退休的时候我还没到60岁退休年龄呢。”2017年5月,姚龙根提前退休。
提交职业病认定申请
被告知原岗位已消失
据姚龙根透露,当年做完手术后,他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向职业病认定部门提交了书面申请,然而,职业病认定部门告知他,原来所从事的司炉工岗位已于2008年消失,并询问他是否能够提供当时工作环境的灰尘样本。
这对于已经离开该岗位多年的姚龙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岗位都没有了,而且那个烧煤的大锅炉也都已经拆掉了,我去哪里提供环境的样本?”姚龙根一筹莫展。随后,他一边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一边四处奔波,尽力寻找能够证明他工作环境的证据——找过工作单位,也找过多个相关部门,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无奈之下,他最后决定将单位告上仲裁庭,结果却是超过时效,予以驳回。
至今,姚龙根的身体还在靠吃药治疗,除了医保能够报销的部分,费用几乎都由他自己承担。“我明明是因为工作环境才身体受损的,是受害者,为什么会四处碰壁,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和治疗?”姚龙根想要一个答案。
离原岗十余年后
肺部发现恶性肿瘤
“1985年,我进入上海华庄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从事酸洗及司炉工等工作。”今年65岁的姚龙根称,当时,金属制品厂对烧煤的需求量较高,主要用以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加热需求以及员工和设备的取暖。尽管工厂每天烧煤的数量让人咋舌,但姚龙根毫无怨言,每天辛勤劳作,忙的时候甚至“一个人承担着两个人的工作量”。
“这个岗位当时一天是24小时3班倒,夜班还好,白班一般比较忙。”姚龙根表示,“最高的时候,我一个人就得负责烧掉十几吨的煤。”据他透露,虽然烧煤的大锅炉搭在户外,但他工作的环境高温特征十分明显,“很热的,你想想烧煤的机器里面温度要达到90多℃,我要不停地去操作,人感受到的温度最起码也40多℃了。”
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做就是二十几年。“后来我因病离岗,单位安排我去做门卫了。”姚龙根介绍,当时的病情没有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以为“年纪越来越大,干不动很正常”。然而,2017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肺部恶性肿瘤。医生告诉他,这可能与他之前长期所处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五味杂陈,既担心自己的身体,也想到了之前的工作经历,感觉对身体应该确实是有影响的。”姚龙根回忆道。
于是,他向单位提出职业病鉴定的要求,希望能够得到应有的赔偿和治疗。不过,姚龙根透露:“单位对我的要求置之不理,拒绝配合我去做鉴定。”
2017年再次调岗
病情加重提前退休
据姚龙根介绍,2017年3月,公司又将其安排进物流仓储部工作。“基本工作内容就是在车间里把产品装箱,属于体力活里面相对较轻的吧。”但他表示,自己一日不如一日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了每日在车间装箱的体力劳作的繁累,干了不到一个月,自己的病情有明显加重迹象。
“2017年4月,我做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5月份我自己去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根据《上海市因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修订本)》,鉴定结论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姚龙根说,自己也想申请工伤认定的,但是在提交职业病诊断所需要的材料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最后没能认定成功。
“身体不好了,干不了活了嘛,(单位)就提前给我办病退了,当时退休的时候我还没到60岁退休年龄呢。”2017年5月,姚龙根提前退休。
提交职业病认定申请
被告知原岗位已消失
据姚龙根透露,当年做完手术后,他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向职业病认定部门提交了书面申请,然而,职业病认定部门告知他,原来所从事的司炉工岗位已于2008年消失,并询问他是否能够提供当时工作环境的灰尘样本。
这对于已经离开该岗位多年的姚龙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岗位都没有了,而且那个烧煤的大锅炉也都已经拆掉了,我去哪里提供环境的样本?”姚龙根一筹莫展。随后,他一边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一边四处奔波,尽力寻找能够证明他工作环境的证据——找过工作单位,也找过多个相关部门,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无奈之下,他最后决定将单位告上仲裁庭,结果却是超过时效,予以驳回。
至今,姚龙根的身体还在靠吃药治疗,除了医保能够报销的部分,费用几乎都由他自己承担。“我明明是因为工作环境才身体受损的,是受害者,为什么会四处碰壁,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和治疗?”姚龙根想要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