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一线丨把废弃钢渣“吃干榨尽”,为海绵城市助力——记者走进中冶宝钢节能环保新材料生产基地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恒杨 发布时间:2023-08-18 15:07

摘要: 中冶宝钢如何走出一条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绿色循环经济之路?

头图:工作人员正检查透水砖质量


苏州河景观步道,来往行人或跑步、或散步,踩着地砖,很难想象得到,这砖块是由废弃钢渣制造而成。而削平“钢渣山”、降伏“粉尘云”,完成钢铁工业废料变废为宝工序的,就是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宝钢)“中冶环工”品牌线。日前,记者走进该公司装备智造产业园节能环保新材料产品生产基地,探索其如何走出一条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绿色循环经济之路。



配料、塑型、养护之后

钢渣全部被“吃干榨尽”


下午1点30分,气温34摄氏度,微风,记者来到位于宝山区练祁路的中冶宝钢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冶环工”品牌钢渣综合利用新材料产品生产基地。离透水砖生产线厂房还有一段距离,设备运转的巨大声响已经“淹没”了人们说话的声音。


“这个就是将钢渣混凝材料压缩成砖的成型机。”指着厂房内最显眼,同也是最大声响来源的机器,当天制品生产车间班组长龙俊几乎是喊着告诉记者,因为生产的砖块需达到一定密度和强度,机器与制品间的碰撞会产生40兆帕的压力,声音也因此而来,这不可避免。


成型机


穿过生产区,走到生产线源头,只见四个巨大料斗坑里,堆放着颗粒粗细不同的四种钢渣原料。据该生产基地生产负责人候泽贵介绍,钢铁废渣成为建材砖,要经过不少程序。


搅拌后的集料通过皮带传输到成型机


传统意义上的“钢渣”,指的是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他提到,中冶宝钢宝钢厂区仅20分钟车程。炼钢熔渣首先经环保特殊工艺处理,得到似“钢砂豆粒”形态的钢渣颗粒。而后对处理后的钢渣原料进行破碎、磁选、分选加工,得到钢渣产品化利用的特种集料。“这就是堆放在此的透水砖原料来源。”他说。


“透水砖,即钢渣透水混凝土路面砖。其性能如名,雨水能透过砖头,流入市政雨洪地下管道中,避免了路面积水。达到‘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的效果。” 中冶宝钢环工公司研究开发部的区域工程师颜凡介绍,钢渣之所以能成为海绵城市的建设用材,是因为钢渣颗粒本身比重大、耐磨性好、表面积大,且具有潜在水硬活性的“天然”结合力等综合性能优势。而相比之下,一般性的透水、透气路面材料普遍存在强度低、易“掉粒”、使用周期短等工程技术质量问题之短。“同等条件下,我们做的钢渣透水砖比普通砂石类透水产品抗倾覆力高40%、抗折强度高50%以上。”他介绍到。


30多种类型制品

一天生产1000多平米


原料经过装载机,进料后根据配方将钢渣、水泥等物质混合搅拌,传输到成型机,压缩成底料和面料两种砖块,静止24小时后,就得到成品。


龙俊作为班组长,当天要在厂区从早上7点半,待到晚上7点,将近12个小时。他的工作内容包括巡视、安排生产任务、设备维护检修等。出于安全生产考虑,进入厂区的工作人员必须全副武装:长袖长裤工装、安全帽、口罩、手套、防护鞋……在夏天没有空调的厂房内,倍感闷热。龙俊从安全帽上专门放口罩的挂钩上摘下口罩,记者注意到,他脸上由于长期戴口罩,长期反复的压痕已不容易消退,口罩下的脸全是汗珠。他还告诉记者,“我们在工作中其实是比较孤独的。”这是由于声响较大,大家都戴了耳塞,他与同事间非必要不交流,且几乎不用语言交流,而是用一些基本手势。

工作人员包装已晾干成型的透水砖


记者观察到,生产区域内,现场作业的工人并不多。传输带按秩序传输原料和半成品,机器有节奏地压制砖块,工人们戴着耳塞和口罩,熟悉且有序地在自己负责的工位上操作机器、清扫地上余料、包装成品。据龙俊介绍,这个产线年产近50万平方米透水砖,日均产量超过1000多平米,广泛运用于城市广场、生活小区及园林等生态路面、景观工程等建设。


筛选、搅拌、压制、晾干,可见透水砖的生产工序并不复杂。但实际上,光是透水砖,根据使用场地不同,它就有十来种不同类型,还有除透水砖外的其他制品,这里要生产的产品种类达30多种。


对于生产部门来说,他们不是简单重复一个操作就行,而是根据生产任务的砖块密度尺寸等,确定原材料的配比、搅拌机的干湿度、成型机的压力等各环节机器的数据。如果出现数据的微小失误,生产出来的成品会立刻给出失误的反馈,即缺棱、裂纹等。龙俊介绍,最多的时候,他们每天要生产三四种不同类型制品,每次开产前要重新清洗、调试机器。


工作人员设定自动拌料机参数


不仅如此,种类繁多带来的难还体现在配方上。颜凡介绍,钢渣透水混凝土、透水路面砖制品系列产品的配方,是高标号水泥、外加剂与黄砂、掺合料等材料按一定比例复合配制而成。这个比例,是他们进行成百上千次失败研究后,一次次改进优化得来。配方改进途中,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紧密联合。“当生产线遇到任何问题,候泽贵就会直接打电话‘摇’我到厂里解决。”他说,一个好产品的成形,离不开研发与生产的共同创造。


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继续走好创新发展道路


钢渣的循环处理,关系到工业产业绿色发展。颜凡骄傲地说到,如今,世博园波兰馆、进博会场馆外、杨浦滨江渔人码头、迪士尼指挥部、卢湾体育馆等长三角及周边重大工程的生态透水景观路面,都能看到中冶宝钢生产的透水砖。


颜凡演示透水砖效果


而钢渣除了被处理成为“砖”外,还有“粉”“砂”“土”,分别能作为水泥粉磨掺合料、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应用于船舶制造与修理、钢结构制作、集装箱修理等领域作为除锈喷砂磨料;用于制作连续卸船机、海工产品、工程机械、起重机械、行车、电梯等配重块,医院、科研机构、实验室等的防辐射混凝土等,覆盖到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


前几日,中冶宝钢旗下“中冶环工”节能环保新材料配重生产基地在安徽铜陵建成投产,持续扩大产线,加大对废弃钢渣的资源化利用。该公司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冶金渣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公司的应对措施是细化产品规格及种类,挖掘产品下游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以科技创新持续打造钢渣集料和型砂产品市场领跑者。


摄 影:李成溪
摄 像:李成溪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走企业,看发展丨踩着泥泞,种出希...

火热一线|热浪下,他们每天熨烫超...

火热一线丨黑暗井道和闷热机房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