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建华博士是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业39年来,崔建华始终扎根于电机控制技术科研的第一线。
专心专注,沉静于技艺
1984年至1991年间,他带领的课题组首次将自并激励磁装置实际应用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中,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空白,并列入1992年国家火炬计划;1992年至2002年间,作为中国数字励磁专家,崔建华与同事共同推动了国产励磁设备的数字化建设,开展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实时仿真测试研发,成为1996年国家在全国推广自并激励磁方式的重要依据,在核电领域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2003年至2007年间,崔建华参加最新型励磁系统开发工作,推动国家励磁设备与世界技术水平的接轨;2008年至2013年间,崔建华参加大功率变频起动装置的研发,参加同步电机励磁系统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发电机和励磁系统分析诊断;2013年至今,崔建华带领上海昱章电气研发团队成功研制了1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37.5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和30万千乏新型调相机励磁系统和变频起动装置,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与团队承担和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14项,牵头一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获得各类知识产权70余项。
崔建华说:“无论在什么岗位,我的底色都是一名工程师,有一个不变的职责就是解决问题,有一个不变的信念就是创新报国。坚持用科学和实干的精神去拥抱理想,努力促成理想的实现,是我的理想生活。”
从业至今,崔建华始终坚守在技术科研岗位的最前线。2013年是我国引进、消化、吸收三代核电技术,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时期,但日本311核电事故对我国核电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崔建华和他带领的团队心无旁骛、不分昼夜、潜心钻研,先后研究出十多项核电关键电气控制产品,技术成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产品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生产和维护成本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其中,“新一代数字化核电棒控棒位系统”获得2018年度上海市首台突破专项立项;“CAP1400堆芯仪表系统成套设备(堆芯仪表信号处理机柜)”列入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求真求精,追求技艺没有极限
崔建华以“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 “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与团队共同走完了一个又一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创新之路,铸就了他工作39年来的工匠精神。作为励磁控制系统的知名专家,崔建华在电力系统控制、发电机和励磁系统建模和仿真、高电压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等领域成就卓著。在我国某海外核电工程建设项目中,面对核禁运,他带领研发团队一起迎难而上,敢打敢拼,从系统高度出发,从细微之处入手,遵循核安全设计规范,一一攻克技术难点。为确保项目的关键节点如期完成,崔建华带领团队日夜不绝,连续奋战3个月,成功研制出1E级ES30型应急柴油发电机励磁系统试验样机,仅用2年时间研发出核安全级励磁产品和一整套加载计算方法,实际性能精确再现了设计数据,并通过了部级鉴定,解决了海外核电工程的国产化难题,摆脱了低端模仿成套的技术路线,在系统设计、设备制造上双双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
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核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华彦表示:“崔建华是核能行业协会电气专业组专家组副组长,他的经验和知识在电气系统维护和故障处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工作不仅支持了核电站技术评估,还推动了核电励磁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为我国核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坚守执着,不忘初心、不负使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新时代科研工作者,崔建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响应“党建引领、创新驱动”的组织号召,2019年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成立了“崔建华创新研发工作室”。他勇挑重担,联合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陕柴重工核应急装备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作为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深耕于励磁系统数字化方面的研究,参与推动了我国电力控制技术的技术迭代。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被评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实施技术突破,实现关键电力控制产品的国产化,与国家发展并进,把握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赢得了行业和国家的认可。同时,崔建华言传身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和培养了一批技术研发骨干,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特长,给予年轻骨干力量实践的机会,倡导团结协作、不断进取,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征程的道路上,崔建华表示将始终坚持和传承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