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心穿搭”到重拾“打扮欲”,职场人寻找着装平衡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朱兰英 发布时间:2025-10-22 17:17

摘要: 职场人 的“精致”似乎不再等同于过度消耗精力进行的“武装”,更不是为了迎合外界眼光而进行的自我规训。

近日,“上班不要失去打扮欲”话题悄然登上热搜,引发不少职场人共鸣。这并非一句轻飘飘的“爱美”口号,如今上班打扮的意义,或许早已超越浅层的“悦人”审美,演变为一种深刻的自我价值重构的隐喻。


从“恶心穿搭”到“别失去打扮欲”


“建议大家上班不要失去打扮欲,不是劝大家去‘服美役’,而是打扮欲其实能体现人的‘心气’,一旦丧失,会变得更麻木。”近期,社交平台上某博主的这番发言引起广泛讨论。


曾几何时,“着装精致”是大众对“职场白领”群体的既定印象,更一度成为职场不言而喻的法则。然而,近年来,“松弛感”“舒适”逐渐成为许多职场人着装需求的新导向,甚至在网络曾刮起一阵“上班恶心穿搭”的风潮——不在乎形象,丑衣服、旧衣服都留着上班穿。


如今,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中心似乎又回到原点。“偶尔精心打扮一次,发现一整天效率都变高了”“不是要取悦谁,而是取悦自己,让自己从起床就有一个积极的开端”……许多网友分享道。“看到镜中神采奕奕的自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很好,值得被认真对待。”刚踏入职场三个月的小李如是说。近日刚刚购入“人生第一套西装”、准备入职的小徐,也认为打扮带来的积极情绪能有效抵御职场中的挫败感和压力,为一天的工作注入情绪资本。


专家观点:核心在于重建控制感


对于职场装扮的最新讨论中,“不要失去打扮欲”的说法,是否存在鼓吹容貌焦虑或消费主义之嫌?


记者就此采访到人力资源领域专家钱佩炎,她认为不然,并指出这其实是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的积极心理暗示,“不要失去打扮欲”的核心,在于重建控制感与自我价值感。“在诸多工作要素不可控时,穿搭是少数能完全由自己掌控的领域。这个简单的行为,会向大脑发送一个强烈的信号:我能够掌控局面。”


钱佩炎进一步提到,如今职场人拒绝被某种单一标准绑架,转而探寻一种忠于内心感受的、更具生命力的着装态度。“打扮”与否,都是个人选择,而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主张。它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在“精致”与“舒适”之间,找到那个让自己最自在、最自信的平衡点。


总之,不论是被冠以“松弛”或“摆烂”的松弛感穿搭,还是重拾“打扮欲”和装扮自我,职场人的“精致”似乎不再等同于过度消耗精力进行的“武装”,更不是为了迎合外界眼光而进行的自我规训,其内核正从“为他人而打扮”转向“为自己而着装”。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高技能人才灵活就业成新趋势,高新...

不合群≠不合作,尊重差异才能凝聚...

高薪、稳定为何对他们失去吸引力?...

首页

顶部